近日,第九屆江蘇省食品藥品規范市場秩序保護知名品牌工作聯席會議暨第三屆食藥打假戰略聯盟峰會在無錫召開。會上,無錫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無錫市公安局、阿斯利康(中國)和騰訊公司在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的指導下,聯合簽署《打假戰略聯盟合作協議》。
根據合作協議,各方將在建立打假協作機制、信息通報機制、案件會商機制、鑒定綠色通道機制、聯絡機制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未來,有望依托食藥產業鏈法人單位基礎信息庫,整合有關部門食藥安全信息,建立和完善食藥生產數據庫,準確把握食藥安全態勢。
江蘇省局副局長朱勤虎表示,此次四方協議的簽署,是江蘇省局加強政企協作、運用大數據思維探索食藥安全治理新模式的一次有益嘗試,有利于充分利用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專業執法和檢測資源、公安機關的偵察辦案手段以及騰訊公司的技術和信息優勢,提高工作效率。
近年來,江蘇省局不斷探索完善多方聯動的打假協作機制,取得了顯著成效。其中,食品藥品“打假保名牌”政企協作聯席會議機制(以下簡稱“打假保名牌”協作機制)已成為其食品藥品稽查執法的“特色品牌”。數據顯示,2017年該省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756件,是2006年第一屆“打假保名牌”聯席會議之初的31.5倍。
江蘇各地“打假保名牌”工作成效突出,并呈現了三大特點:
一是對知名品牌產品的保護力度不斷加大。江蘇省局堅持“以案件領銜,靠案件支撐,用案件說話”,加大指揮協調和督查督辦力度,做到重大行動統一部署、重大案件統一協調、執法尺度統一標準,保持打假治劣高壓態勢。在2017年查處了一批大案要案,其中,揚州市查辦的“4·6”互聯網銷售非法進口抗癌藥系列案件,涉案金額達2億元,抓獲犯罪嫌疑人20余人,查處位于黑龍江、廣東、四川、安徽等省份的網絡售假窩點10余個;泰州市查辦的“3·13”生產銷售假冒“洋河”“雙溝”等品牌白酒案,涉案金額達3973.6萬元,抓獲犯罪嫌疑人21人,摧毀犯罪團伙4個,搗毀加工、倉儲窩點6個,現場查獲假酒半成品、成品25303瓶,標簽、瓶蓋、空酒瓶、酒盒、外包裝箱等配件21萬余件,查扣各類生產設備121臺(套);南京市查辦的利用淘寶網注冊店鋪銷售假冒化妝品“海藍之謎”案件,案值3000余萬元,抓獲犯罪嫌疑人10人,繳獲假冒各類名牌化妝品2萬余件、制假設備6套。
二是“打假保名牌”工作氛圍日趨濃厚。截至目前,江蘇省局已召開9屆聯席會議,加入該省“打假保名牌”聯席會議機制的企業由最初的39家發展到目前的150余家。江蘇各地通過政企協作、部門協作和地區協作,有力提升了案件查辦整體水平,營造出濃厚的“打假保名牌”工作氛圍。無錫、蘇州、鎮江、揚州、徐州、泰州、淮安、宿遷等地組織開展“整頓規范促發展、聯手打假保品牌”活動,與阿斯利康、輝瑞、羅氏、洋河、蓮花味精等多家知名藥品、食品生產企業建立合作機制,進行打假協作、信息通報、案件會商等合作。此外,各地還采取多種形式提高群眾識別真假特別是知名品牌食品藥品的能力。如2017年3月,江蘇省局在13個省轄市同時舉辦“12331,守護食品藥品安全”大型廣場宣傳活動,中央電視臺、江蘇衛視、新華網、人民網、江蘇廣播電臺、新華日報、揚子晚報等19家主流媒體進行了報道,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三是“打假保名牌”長效機制得到完善。目前,該省“打假保名牌”協作機制、四方聯席會議制度、華東“7+1”稽查聯防協作區機制等實現對接,形成了食藥領域打假治劣合力。“實踐表明,隨著‘打假保名牌’協作機制的不斷完善,江蘇省各地食品藥品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明顯加強,行政執法部門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食品藥品犯罪案件的渠道越來越順暢,移送案件數量也逐年增加。”朱勤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