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 曹洋
通訊員 吳萍
83歲的徐婆婆(化姓)賞櫻花時不慎摔倒,去醫院檢查發現,她的左肱骨及腰椎多處骨折。專家提醒市民尤其是老年人,外出春游要當心,謹防脆性骨折。
3月15日,天氣晴朗,徐婆婆在女兒的陪同下,滿心歡喜地前往武漢東湖櫻花園游玩。為近距離拍攝櫻花,老人試圖伸手去摸櫻花,一個不小心便摔倒在地。雖然看起來摔得并不厲害,也沒有明顯外傷,但老人的女兒不放心,將她送到武漢市東湖醫院綜合外科就診。接診的外科副主任醫師姚文龍在了解徐婆婆的情況后,立即安排她進行了CT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她的左肱骨及腰椎多處骨折。
什么是脆性骨折?武漢市東湖醫院綜合外科副主任醫師姚文龍介紹,脆性骨折是身體或肢體在沒有受到明顯外力的情況下,或者只受到非常輕微的外力就發生骨折的情況,這種脆性骨折是一種骨質疏松導致的骨折,是由于骨強度下降、骨脆性增加,在受到低能量外力或日常活動(咳嗽、打噴嚏、大笑、彎腰等)中即發生的骨折,是骨質疏松癥的嚴重后果。
姚文龍表示,人體在平地跌倒或偶爾磕碰時,可能發生這種骨折。有些患者在咳嗽后或者坐公交車顛簸后,可能發生腰椎的骨折。脆性骨折常發生于脊柱、髖部和腕部,最多見的就是老年人腰椎脆性骨折或者股骨頸骨折。其中,髖部骨折的后果最為嚴重,一旦發生,患者很可能長期臥床,生活無法自理,還容易引發肺部感染、深靜脈血栓等致命并發癥,嚴重威脅生命健康。
“對于未發生過脆性骨折的老年骨質疏松患者,需要預防脆性骨折的發生;對于已經發生過脆性骨折的患者,需要預防身體對側或其他部位再次發生脆性骨折。”姚文龍提醒老人們,首先要積極地進行抗骨質疏松治療,加強骨骼的強度,這樣才可以避免骨折的發生。日常要注重營養均衡,多攝入富含鈣和維生素D的食物,適當進行戶外活動和鍛煉;家中要做好防滑措施,保持地面干燥,清除障礙物;出行前做好充分準備,旅途中時刻注意安全;此外,65歲以上的老年人和絕經后的女性,應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測,以便早期發現和治療骨質疏松,從根本上降低脆性骨折的發生風險。
專家還表示,老年人務必提高警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出行前要全面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況,了解血壓、血糖等指標是否穩定,同時別忘了帶上治療基礎疾病的藥物和急救用品,以備不時之需;出行時,行動不便的老人可選擇乘坐觀光巴士或者使用輪椅。
“如果發生跌倒,千萬不要慌張,要保持冷靜。”姚文龍提醒,不要輕易強行移動傷者,以免造成二次傷害。如果傷者出現劇烈疼痛、肢體畸形或者無法活動的情況,應立即撥打120,詳細告知醫護人員傷者的情況和所在位置,等待專業人員前來救治。在等待過程中,可以安撫傷者情緒,讓其盡量保持舒適的姿勢。
更多資訊,請掃碼加入新聞老年健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