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錢正義 陳中和
4月10日,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宣布:為持續推進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2025年”66全國放魚日”大型公益活動今日正式啟動籌備工作,本次活動由湖北省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阿拉善SEE生態協會聯合發起,現面向全國公開招募在地執行伙伴,共同開展科學放流活動。

據介紹,今年活動將于6月6日在全國范圍內同步舉行,計劃在全國范圍各水域開展科學規范的增殖放流行動。活動旨在通過統一組織、科學指導的方式,提升公眾對水生生物保護的認知度和參與度。
2015年開始,農業農村部將每年的6月6日定為全國放魚日,旨在通過增殖放流活動,促進水生生物資源的恢復和保護,同時提高公眾對水生生物資源保護和水域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全國放魚日”活動自2015年設立以來,已成為我國水生生物資源保護的重要活動。

自2023年起,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聯合合作伙伴啟動全國多城同步放流活動,首年于昆明、重慶等5個城市放流22萬尾中華鱘、滇池金線鲃等珍稀及土著魚類,實現五城環保組織首次聯動。2024年活動規模顯著擴大,覆蓋武漢、上海、南京等14個城市,通過線下放流方式共投放298萬尾魚類,包括中華鱘、胭脂魚、中華倒刺鲃、長吻鮠等物種,持續助力長江流域生態修復。
今年活動在延續以往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將進一步擴大覆蓋范圍,優化放流方案。主辦方將為各地執行伙伴提供包括品牌授權、資金支持、物料設計、專業培訓等在內的全方位支持。執行伙伴需負責當地活動的具體實施,包括方案制定、資源協調、宣傳推廣等工作。

報名工作即日啟動,各地環保組織、公益團體及熱心公眾均可通過官方渠道提交申請。主辦方表示,將優先考慮具備相關經驗、組織能力較強的機構,每個縣區原則上選擇一家合作伙伴。
此外,活動同步開啟企業合作通道,歡迎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參與生態保護事業。有意向的單位和個人可聯系活動組委會獲取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