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萬物復蘇的時節,也是植物繁殖的季節。北京在春季的3月下旬到4月下旬進入花粉高峰期,主要以柏科等樹木花粉為主。
風媒植物花粉引發過敏
“我們所說的花粉,其實是高等植物的雄性生殖細胞,是植物為了繁衍生息而產生的自然現象,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北京市園林綠化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叢日晨告訴記者,鮮花會吸引蝴蝶蜜蜂來傳播花粉,這樣產生的花粉被稱為蟲媒植物花粉,不但顆粒較大,也相對較重,不易在空中飛散。真正容易引起過敏的,反而是柏樹、桑樹以及蒿草等綠色植物所產生的風媒植物花粉,這些花粉顆粒相對較小、質量輕,容易隨風飄散。
“控增量、降濃度”多措并舉防治花粉
據悉,北京市園林綠化部門修訂了《北京市主要林木目錄》,刪除了刺柏屬(含圓柏屬)植物,今后的園林綠化工程將嚴格控制相關樹種的栽植量。
在綜合治理方面,將結合植物的日常養護,采用修剪花枝、灑水噴淋、地面濕化等措施減少以檜柏等樹種為主的花粉飄散量,并及時清掃濕化后散落到地面上的花粉,及時清理公園、平原造林區內相對集中的易致敏草本植物,同時結合枯死樹清理等工作,做好重點地區易致敏樹種的更新替換。
做好防護和脫敏科學應對解煩惱
專家提醒:
在花粉濃度高的時候應盡量避免外出,外出時可佩戴口罩、眼罩、面紗等進行防護。
在過敏季可以用生理鹽水進行鼻腔沖洗。
如果出現鼻部過敏癥狀且較輕時,可以使用一些鼻用藥物治療,癥狀較重要及時就醫,根據醫囑服用口服藥物進行治療。
(總臺記者 張偉澤 馬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