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謝茂
3月6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各代表團舉行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等內容。全國人大代表鄭望春今年帶來了兩項建議:分別為《關于降低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繳費標準的建議》和《關于有效保護好野生動物不造成農民群眾生產生活嚴重影響的建議》。
鄭望春
建議降低醫療保險繳費標準
鄭望春是四川雅安漢源縣永利彝族鄉古路村黨支部書記。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他一直關注民生方面問題。
3月5日,鄭望春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是一項民生工程,涉及廣大城鄉居民的切身利益,涉及有效解決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但他在基層工作中,通過較大范圍的走訪、調研,了解到目前的醫療保險收費標準對一些低收入家庭,尤其是人口較多的家庭而言,還是有壓力。
“繳費標準從2006年的10元/年/人,上漲到如今400元、500元/年/人,如果按每人500元繳納,一個家庭有6口人,則需要繳納3000元。” 鄭望春說,3000元對一些農村家庭來說可能是一個月的收入,會影響到居民的參保積極性,但如果沒有參保而遭遇重大疾病,很可能會因病返貧。
對此,鄭望春建議,降低醫療保險繳費增速標準,為群眾減壓,減少繳費金額。針對一老一小,即60歲以上老人,12周歲以下兒童,實施醫保優惠政策,普通群眾則每2年到3年做一次適當調整。另外,可增加報銷范圍,減小群眾醫療壓力,增加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建議制定措施保護農作物免受野生動物侵害
在醫療保險收費相關建議外,鄭望春還關注到隨著生態環境保護和野生動物保護的種種措施之下,野生動物得到有效保護,與人的接觸也越來越頻繁。
鄭望春說,在中高山區、丘陵地帶、林區周邊,野生動物會集群性往人口聚集區蔓延,嚴重影響農民群眾生產生活。在一些農村地區,青壯年外出務工,子女外出上學,留守農村的以老人為主,他們對防治野生動物侵害農作物有著現實困難,采取的措施效果有限。
“像咱們四川雅安,農作物大多是一年一季,成熟期遭受野生動物侵害嚴重的土地,甚至可能顆粒無收。” 鄭望春說,雖然目前部分地區已有野生動物損害農作物的相關保險,不過保險并不能完全彌補農民的損失,為此,他建議國家和地方有關部門,要因地制宜出臺有效的保護措施,設置專人專崗,按區域需求定期對所受到侵犯的地區,進行專業驅趕或恐嚇等保護措施,切實讓農民群眾勞有所獲,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有效保護好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