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通訊員 庫琰倪 周文慧
茶香氤氳,詞韻悠揚。11月13日,以“風雅宋韻 夢回汴京”為主題的校園民俗文化節在武漢輕工大學拉開帷幕。師生們身著雅致宋服,體驗投壺簪花之樂,品味七湯點茶之妙,在沉浸式的互動中完成了一場與歷史的對話。
頭戴簪花的男子在參加速度點茶比賽
茶筅在盞中快速擊拂,泛起雪白沫餑。在“七湯點茶·茗戰大賽區”活動現場,非遺傳承人劉紅林老師向大家悉心傳授點茶的姿勢與禮儀。“我們引入了標準化設備和數字化監測,讓古老的技藝既有風雅趣味,又有了科學客觀的評價體系。”劉紅林說,現代的創新正讓宋代點茶煥發新的生機。在緊張的速度點茶比賽中,郭樂萱同學以一分鐘擊拂291次的成績贏得眾人喝彩,“我很喜歡宋朝的文化,參加活動讓我體驗到宋朝人是怎么喝茶的。”她興奮地表示。
踢蹴鞠
風雅不止于茶。一旁“汴京風尚·匠心手作區”同樣人頭攢動,獨特的“男子簪花”體驗讓許多男生躍躍欲試。當了解了宋代不論官民“男子簪花”的獨特風尚后,他們精心挑選仿真花裝飾在帽子上,體驗了一把宋代潮流。應用科學2501班的田同學從最初的遲疑到戴上簪花后大方地向大家展示,“非常有特色,這個新形象很有趣。”
投壺
交流中國詩詞
這股跨越時空的文化魅力,也深深吸引了國際學生的熱情參與。他們身著漢服,在“大宋朋友圈”背景墻前打卡,努力用中文吟誦著蘇軾、李清照的詞句。“我從詩里學到了很多很好的詞語。”國際學生蘭華用流利的中文分享感受。來自摩洛哥的范月希則對儀式中的莊重感印象深刻:“我真的很喜歡中國人慶祝儀式的方式,尊重且莊重。”
宋代妝照體驗合影
部分與會師生合影
放眼整個活動現場,處處皆是生動的風景:畫著宋代“珍珠妝”的女生與簪花的男生們在湖邊踢起蹴鞠;投壺區內,不時傳來箭矢入壺的歡呼;文墨雅集區里,有人靜心抄錄詞箋,也有人登臺慷慨朗誦《滿江紅》。而精心設置的“多元一體:宋代的民族交融與文化共享”主題展,則通過榷場互市等歷史圖文,悄然揭示著中華文明兼容并蓄的宏大格局。
作為活動負責人,該校圖書館館長鄭翹楚表示,“我們不僅僅是在復原一場風雅宋宴,更希望在守正創新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青年一代在可聽、可看、可玩的沉浸式體驗中,真正理解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深刻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