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通訊員 黨波濤
11月13日,首屆桂子山基礎教育論壇暨第二屆全國幼兒園混齡教育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在華中師范大學開幕。本次論壇以“幼兒園混齡教育理論與實踐”為主題,匯聚了全國學前教育界權威專家、教育行政部門領導、知名中小學校長及一線教師代表等近300人參加。

華中師大校長彭雙階在講話中表示,為破解人才培養中的學段割裂問題,華中師范大學創辦“桂子山基礎教育論壇”,其核心目標是推動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一體化發展,在本科培養中有機嵌入基礎教育,探索構建從幼兒園到大學全鏈條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期待本次論壇能為幼兒園混齡教育乃至整個學前教育體系的改革與發展注入新的智慧和活力。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周洪宇指出,混齡教育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一脈相承,其中“小先生制”所倡導的即知即傳、教學相長,正是混齡教育核心理念的當代先聲。
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一凡在講話中表示,在當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正式實施和湖北省推行學前一年免費教育政策的背景下,混齡教育展現出優化資源配置、增強供給彈性的獨特價值。
武漢市教育學會會長夏春胤表示,此次論壇由武漢市教育學會聯合華中師范大學等單位共同發起,旨在搭建學前教育交流平臺,系統梳理混齡教育理論體系,分享實踐智慧,為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主旨報告環節,清華大學劉精明教授通過“混合效應”研究,以嚴謹的量化分析揭示了混齡教育的作用機制;杭州師范大學武建芬教授以實證研究驗證了混齡教育的獨特價值;華南師范大學李思嫻教授構建了科學的混齡教育評估體系;華中師范大學幼兒園劉玉平園長分享了“三師教學”模式的創新實踐。
在主題沙龍環節,來自全國混齡教育聯盟園所的代表們圍繞混齡教育課程的構建與優化、教師角色重塑與專業成長等議題展開了深入交流。成都市溫江區海科幼教集團的吳金桃老師、深圳市教育幼兒園的王翔老師等分享了各自園所在混齡教育實踐中的典型案例和有效經驗。
閉幕式上,華師副校長周鵬程表示,本次論壇依托華中師范大學“師范教育國家隊”的學術積淀,實現了回歸教育本真的深度對話;形成了以“理論深度為基石、實踐創新為佐證”的“桂子山范式”,為全國幼兒園推進混齡教育提供了可操作、可借鑒、可評估的系統性解決方案。這不僅僅是學術探討,更是將“異齡互動、合作共生”的教育理想拉回到現實的教學活動中。
據了解,此次論壇是首屆“桂子山基礎教育論壇”的第二場子論壇。兩周前,第一場子論壇聚焦初中教學改革展開了深入研討。明年該校還將繼續舉辦小學、高中學段子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