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 趙雪純
通訊員 尹曉桐 陳夢圓
武漢一位七旬爹爹一覺醒來后發現下巴不受控制地抽搐,甚至說不清話,吞咽還困難。一家人以為是老人腦梗復發,緊急將其送至醫院就醫,檢查后才知竟是癲癇發作。
70歲的劉爹爹(化姓)幾年前曾得過腦梗,經過治療和康復后,日常生活基本可以自理。可一周前,劉爹爹睡醒后突然發現自己下巴一直抽搐,無法控制,此外,劉爹爹連話也說不清,更別提喝水、吃飯了。家人以為是再次發生腦梗,趕緊將劉爹爹送到武漢市第四醫院常青院區就診。
在該院常青院區神經內科,醫生接診后詢問病史并為其進行相關檢查,卻提示并非新發腦梗,進一步檢查發現劉爹爹其實是癲癇發作。
“許多人認為癲癇就是失去意識,發病時倒地、渾身抽搐,其實并非所有的癲癇發作都表現為這一癥狀。”該院神經內科常青院區負責人王喜豐解釋,癲癇病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種慢性腦功能障礙性疾病。發病過程中,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導致人出現肌肉抽搐、意識喪失等多方面障礙。癲癇表現形式共有100余種,除抽搐外,經常愣神呆坐、單側肢體抖動、面部肌肉抖動等,也都是癲癇發作的表現。有的患者在癲癇發作時,還會出現心臟不舒服、消化不好等癥狀。
該院神經內科主任沈偉表示,癲癇病的高發人群包括神經系統沒有發育完全的嬰幼兒和60歲以上的老年人等。老年癲癇發作是因腦功能退化、腦梗塞、腦出血等腦血管疾病而引起,而患者劉爹爹恰好有腦梗病史。
由于不少老人存在記憶力和認知功能減退,自訴能力也差,讓癲癇在老年人身上的表現往往不典型,不易引起足夠重視,容易延誤診斷和治療。沈偉提醒,家人應多關注家中老年人健康狀況,尤其是有癲癇病史的人群,要堅持科學治療并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合理飲食、保證充足的睡眠、不過度勞累;避免著涼和發熱;不長時間打牌、下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