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 趙雪純
3月17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眼耳鼻喉口腔醫院(院中院)首席專家劉爭教授知名專家門診正式開診,門診時間為每周一下午。在首日接診中,飽受鼻腔出血困擾的張女士專程從咸寧趕來武漢:“我在劉教授這里做的手術,效果很好。”據了解,劉爭團隊在鼻科疾病研究與過敏原靶向治療領域具有深厚積累,為無數鼻炎患者帶來新希望。
“紅霉素眼藥膏涂了十支,出血還是止不住。”67歲的張女士因鼻腔反復帶血就診,曾因鼻竇炎而手術的她擔心的是病情反復甚至惡化。當地醫院診斷為“鼻腔潰爛”,但常規治療收效甚微。劉爭教授開診首日,提前完成掛號的張女士便從百公里外慕名驅車前來問診,成為首批就診患者之一。經詳細檢查,劉爭發現,她的出血點位于鼻腔深部,需針對性用藥與局部處理,所幸并未惡化,目前張女士已進入規范治療階段。
作為國內鼻科領域權威專家,劉爭教授專注于鼻竇炎分析研究、過敏性鼻炎靶向治療及免疫脫敏技術創新。其團隊經過十余年研究,率先發現中西方人群慢性鼻竇炎的免疫病理特點差異,該研究成為中國慢性鼻竇炎領域代表性成果及相關研究的基礎。其團隊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致力于縮短脫敏治療周期、提升療效。
當前正值流感與花粉并存的時節,劉爭教授特別提醒,過敏性鼻炎與感冒癥狀相似,但病因和療法截然不同。“若出現連續打噴嚏、鼻眼瘙癢、清水樣涕等癥狀,應盡早就醫確診。”他強調,長期自行服用含抗組胺藥的感冒藥或濫用鼻噴減充血劑,可能誘發藥物性鼻炎、增加老年癡呆風險。規范診療需結合病史問詢、鼻內鏡等檢查,確診后可通過舌下含服或皮下注射脫敏治療實現長期控制。
據記者了解,2024年10月,劉爭教授從武漢同濟醫院調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擔任黨委書記。目前,劉爭教授兼任該院眼耳鼻喉口腔醫院首席專家,當天是他到任中南醫院后首次開放知名專家門診,時間為每周一下午,患者可通過該院互聯網醫院進行預約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