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每 100 名 60 歲以上老人中,就有 1-2 人被帕金森病困擾。這是一種因大腦黑質多巴胺神經元退化引發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患者會逐漸出現肢體僵硬、動作遲緩、面部表情減少等癥狀,如同被無形的枷鎖鎖住了身體與情感。

病情回顧
藍先生的故事,正是千萬帕金森家庭的真實縮影:2022 年起,行走笨拙、易跌倒的信號悄然降臨,隨后肢體如被 “灌鉛” 般沉重,連微笑都成了奢侈 —— 這些看似 “衰老” 的跡象,實則是多巴胺神經元在悄悄凋零。

藍先生的愛人撫摸著他如今能輕微活動的手掌,回憶起最初的異常:“筷子夾不住菜,系鞋帶要十分鐘,連睡覺翻身都要我幫忙。后來發現他的臉越來越僵硬,像戴了副面具,說話聲音也變小了,我們甚至懷疑他是不是‘變心’了,直到醫生說這是帕金森病的‘面具臉’”。
帕金森有哪些癥狀?
帕金森病的主要癥狀主要包括以下:肢體震顫、肌肉僵硬、面部僵硬、運動遲緩和平衡困難等癥狀。這些癥狀會逐漸加重,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專家普遍一致認為,從用眼衛生的角度,近視到一定程度,就應該戴眼鏡。一般100度以下的輕微近視可以不必戴眼鏡,前提是視物、看黑板眼睛不疲勞。
轉機出現
轉機悄然降臨在藍先生接受神經修復治療一段時間后。曾經猶如被冰封的面容,如今終于重新煥發出了生機。唐主任感慨地回憶道:“藍先生剛入院時,面部僵硬,不見一絲表情,仿佛被一層無形的寒霜籠罩。可如今,他已然能夠自如地綻放笑容,這無疑是治療成效最生動的展現。” 藍先生整個人的狀態也輕松了許多,不再像從前那般被沉重的病痛禁錮。

家屬更是難掩激動之情,分享著藍先生的點滴進步:“年前的時候,藍先生走路連轉彎都極為困難,每一次嘗試都像是在挑戰極限。可現在截然不同,他不僅能夠輕松轉彎,甚至還能穩健地從床前一路走到門口。而且啊,他轉彎的速度越來越快,行動愈發敏捷。現在的他,精神面貌煥然一新,那燦爛的笑容又重新回到了臉上,看著就讓人打心底里高興。”

患者心聲
藍先生自述患病時,深陷絕望。身體極度虛弱,抬頭、舉手都做不到,生活完全無法自理,吃飯靠愛人喂,穿衣洗漱全要家人幫忙。
直到來到我院神經修復醫學中心,一切都不一樣了。治療過程中,明顯感到身體在恢復。如今,精神好多了,臉上有了笑容,能自己吃飯、穿衣,身體也靈活起來,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