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武漢交通運輸十件大事
天河機場T3航站樓沖出“地平線”
2014年,武漢交通樞紐建設取得新進展,天河機場T3航站樓建設沖出“地平線”,第二跑道及交通中心抓緊建設;四環線過江控制性工程沌口長江大橋正式開工,青山長江大橋獲國家發改委核準;武嘉高速、硚孝高速等重大工程全面推進,天河機場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武漢交通運輸全年完成投資285.9億元,同比增長18.9%。

以武漢為中心的高鐵“米”字網基本建成
武漢至黃石(黃岡)城際鐵路、江北鐵路一期建成通車,以滬漢蓉、京廣線交匯的十字架為支撐,武漢地區高鐵線路向東北延伸至哈爾濱,西南延伸至南寧,以武漢為中心的中國高鐵“米”字網基本建成。

中歐(武漢)國際鐵路貨運班列實現常態化運營
2014年4月,中歐(武漢)國際鐵路貨運開通武漢至中亞、歐洲及俄羅斯等地“五定”班列,設立中亞代表處,實現常態化運營。全年發運41列次、2142個標準集裝箱,貨值2.5億美元,成為武漢對接21世紀“新絲路”,聯通歐洲國際大動脈。

國際及地區航線、旅客吞吐量均居中部第一
新開通武漢至舊金山、莫斯科等國際及地區航線7條,累計達31條,國際及地區旅客吞吐量130萬人次,均居中部第一。2014年底,武漢國內外航線達271條,通航城市92個,天河機場旅客吞吐量1727.7萬人次,同比增長10%。
陽邏港邁入世界內河集裝箱港口第一方陣
2014年,國務院發布《關于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建設全面展開。開通至越南、柬埔寨、泰國、老撾等東盟四國近洋貨運航線,陽邏港集裝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00萬標箱,邁入世界內河集裝箱港口第一方陣。
武漢三鎮終圓“地鐵夢”
軌道交通4號線二期、1號線漢口北延長線開通試運營,與4號線一期、2號線一期,共同串聯起漢口、漢陽、武昌。軌道線網營運里程達95公里,日均客流突破100萬人次,最高峰達到155萬人次,武漢交通格局正在改寫。

《出租車運營管理體制改革意見》出臺
2014年10月,市人民政府頒布《關于改革全市客運出租汽車運營管理體制的意見》,從運力調控、經營權管理、運價調整等7個方面推出綜合措施。“無償、嚴管、增車、調價、培育主導企業、發展新城區區域性出租車”等改革重點工作全面啟動。
公交進“三區”服務質量顯著提升
全面落實“全市十個突出問題”承諾整改工作,開展“公交進社區、進校區、進工業園區”活動。更新黃標車1026臺,增添便民長凳1000條,優化調整公交線路60條,開通公交微循環17條,填補了南湖、后湖、金銀湖等新建小區的公交空白,改善了50萬居民出行環境。公交行業投訴率同比下降43%。
東西湖綜合物流園獲批國家級示范物流基地
九州通、蘇寧電器等12個物流項目建成投入運營,京東商城、菜鳥網絡等11個項目開工建設;順豐速運、英國蓋世理等8家企業落戶武漢。東西湖綜合物流園獲批國家級示范物流基地。全市物流項目完成投資90億元,社會物流總額達到2.6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