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 劉微
2025年11月11日至12日,以“川流不息 好事成雙”為主題的空港文旅區“百業同行 從這里出發”推介活動在成都雙流舉辦。本次活動突出“空港引流、場景轉流、產業固流”,讓中外嘉賓沉侵式體驗雙流多元文旅新場景,實地感受“智造航空港、幸福公園城”城市魅力。

“快慢皆宜”的雙流韻味
11月11日下午,國際友人、媒體代表、行業大咖共100余人,分三條主題線路,走進雙流歷史文化、非遺文創、產業融合等多元場景,沉浸感受雙流文旅的多元魅力。

在廣都博物館,國際友人代表在非遺舞龍迎賓中感受古蜀文明的厚重;在彭鎮老街,百年觀音閣老茶館的川劇變臉與鋼琴演奏跨界演繹,讓外國嘉賓感受雙流民俗文化的“國際表達”;在海蒂的花園,媒體代表見證了“線上引流+線下體驗”的園藝經濟新模式;行業大咖則深入天味食品智能化工廠,探訪“川味”背后的產業鏈實力。
“雙流不僅有空港的‘快’,更有文化的‘慢’與產業的‘實’”,參與體驗的奧地利駐成都總領事雷君山表示,“這種多元融合的文旅生態令人印象深刻。”
當晚,所有嘉賓齊聚空港國際會議中心,在絢麗的火龍燈舞表演中,感受雙流夜晚的熱情與活力。

“百業同行”的融合盛景
11月12日上午,推介活動在空港國際會議中心正式舉行。
雙流區文廣體旅局局長唐曉玎以“市民故事+文旅代言”雙視角,生動推介空港文旅區:“從‘一座機場、四個鎮、N個場景’出發,雙流正以‘川流不息’的開放姿態,迎接‘好事成雙’的發展機遇,推動文旅從‘獨奏’走向‘交響’。”
蜀錦非遺傳承人胡光俊帶來穿越千年的絲路故事,他在介紹唐代“聯珠龍紋綾”時動情地說:“這塊出土文物背面明確記載產自雙流,印證了這里作為絲綢之路南起點的重要地位。”即將開園的蜀錦文創園,將運用數字化技術,讓這門古老技藝煥發新生。
東方衛視《夢想改造家》導演姜江則講述了如何以“新舊編織”理念改造蜀錦園區,讓其既保存歷史記憶,又注入現代活力,使之成為文商旅體融合的新地標。
傳承足球明星聯賽發起人彭偉國宣布賽事落戶雙流,并表示將依托雙流完善的體育生態,推動青少年足球發展,賽事體系建設和體教融合。
廣都博物館學術館長李國則以“源、通、融、信、樞”為脈絡,系統梳理了從遠古人類遺跡到蜀錦、交子所見證的商貿繁榮,生動解讀了雙流作為古今樞紐的融合與發展之路,為“何以廣都”提供了深刻的當代解讀。
“立園滿園”的落地踐行
在本次推介會簽約環節,空港文旅區集中落地一批重點項目,扎實推動“立園滿園”產業發展。

雙流區與四川德康農牧食品集團簽署投資協議,項目計劃投資10億元,推動農業與文旅深度融合;空港興城集團與海蒂的花園旗下企業、成都豐竺農業簽署興海花卉產業園運營協議,共建千畝花海產業地標;區文廣體旅局與四川大學體育學院、傳承體育賽事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共同培育賽事IP與體育人才。
“我們選擇雙流,看中的不僅是空港樞紐的流量優勢,更是這里‘抓大不放小’的營商環境和產業生態。”德康農牧曾民在采訪中表示,“文旅+農業的融合模式,為我們打開了新的增長空間。”
此次簽約項目涵蓋農業、花卉、體育等多領域,是雙流區踐行“立園滿園”理念、推動文旅資源“串珠成鏈”的重要舉措,為空港文旅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當日,“百業同行聯盟”正式啟動,聯盟聯合首批100家企業發出“誠信經營、資源共享、合作共贏”承諾,推進雙流“百業賦能、全域融合”。海蒂的花園創始人邱亞敏(海媽)作為商家代表,分享了從3萬元創業到年銷過億的勵志故事,她介紹,在雙流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即將建成占地1038畝的總部基地,“這不僅是企業的歸宿,更是行業的希望。我們終于有了一座可以干到99歲的大花園,我也有了家和歸屬感!”

“千年廣都”的時代新篇
從蜀錦的千年絲線到足球的綠茵激情,從老茶館的裊裊炊煙到空港花田的飛機掠影,雙流正以“川流不息”的開放胸襟,收獲“好事成雙”的發展碩果。
“我們要讓‘智造航空港’的產業優勢與‘幸福公園城’的生活品質相得益彰,讓‘川流不息’的空港樞紐與‘好事成雙’的文旅盛宴交相輝映。”雙流區區委常委、區總工會主席蘇巍在總結致辭中表示,“空港文旅區將堅持‘1+4+N’發展布局,以機場為核心引擎,賦能彭鎮、黃水、永安、黃龍溪四大片區,聯動全區,加快推動蜀錦文創園、興海花卉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建成投運,力爭到2025年實現游客總量2800萬人次、旅游收入220億元,到2027年建成5個國家AAAA級景區,培育一批龍頭文旅企業。”
(雙流區委宣傳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