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網5月17日訊(長江日報記者陳誠 通訊員陳凌 武娜)在出席2018年第三批科技成果轉化簽約大會·湖北工業大學專場時,湖北工業大學校長劉德富表示,該校率先打響省屬高校2018年科技成果轉化專場活動的第一槍,學校早已深深融入大武漢的血脈,建立了血濃于水的市校感情,形成了以服務武漢發展為己任的高度自覺。
“近70 年來,湖工大與武漢這座美麗的城市休戚與共、攜手前行,學校早已深深融入大武漢的血脈。”劉德富說,如今的湖北工業大學,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學為主的多科性省屬重點建設大學。打造綠色工業學科特色,助力武漢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構筑師生創新創業高地,助力武漢“創新之城”建設。激發教師成果轉化活力,助力武漢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聚焦綠色工業,學校重點發展了生物制造、智能制造技術與裝備、新能源三大領域,著力打造新材料、綠色建筑與城市生態環境、產品質量工程、產業生態發展、創意產業與工業設計等五個特色方向,積極發展基于“互聯網+”的工業大數據新型學科。逐步在綠色輕工、智能制造、綠色建筑、工業設計 等方面形成了明顯優勢和特色。目前,學校學科專業與湖北和武漢產業全面對接,學校“輕工技術與工程”作為華中地 區唯一博士點學科,持續支持光谷生物城建設,畢業生70%左右扎根湖北,科技成果80%以上在武漢轉化。
學校以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發展為主要途徑,積極支持各類創新創業平臺與社會共建共享共管,已建成省部級以上科研平臺 65 個,校企合作中心 80 余個,校級以上協同創新中心 10 個,國際科研合作平臺 9 個,大學生創新創業用房面積近 3 萬平方米。武漢市黃金十條出臺后,學校應勢而動,率先出臺了“關于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若干意見”,為教師創新創業松綁助推,加快學校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他說,科技成果轉化簽約大會,是城校融合發展成果的重要見證和鞏固,更是在漢高校為武漢“四大資智聚漢工程”積極貢獻力量的再動員。下一步,學校將繼續落實好市委、市政府的戰略部署,引導更多創新人才留漢就業創業,促成更多科技成果在漢轉化落地,爭取更多優秀校友回漢投資興業,不斷推進市校融合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