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網5月16日訊(長江日報記者陳誠 通訊員陳凌)氫能是國際上公認的清潔能源,氫能源汽車也成為眾多大國爭奪的未來產業。16日,記者從2018年第三批科技成果轉化簽約大會·湖北工業大學專場獲悉,由湖北工業大學董仕節教授領銜的團隊,正在研發一項車載鋁合金水解制氫技術,可以實現隨制隨用,避免氫氣需要存儲和運輸帶來的技術困難,該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現階段主流的新能源汽車包括了純電動汽車、甲醇燃料汽車、燃料混動汽車等,但這些新能源汽車仍然會消耗不可再生能源或者對環境產生污染。而目前氫能源汽車研發大多采取的技術解決方案是:大規模建氫能制備工廠,通過建加氣站給裝有氫能動力的汽車加氣,從而實現動力轉化。
不過,由于氣態儲氫能量密度低和液態儲氫罐笨重、制造成本高、易泄露等問題,目前在存儲、運輸、使用成本、安全方面等存在一定的技術難度。
湖北工業大學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羅平博士介紹,他們正在氫能客車上研發新的解決方案——即時制氫技術:采用廉價可控生產的方式,隨時制備,隨時使用,避免氫氣需要存儲和運輸帶來的技術困難。
“我們的技術如同在車里安裝了一臺小型氫氣制備裝置,通過添加劑讓鋁合金與水發生反應產生氫能轉化為電能驅動汽車。”羅平介紹,團隊從2006年開始研發相關技術,并獲得國家自然基金的支持。
目前,該項技術已在中試階段,研發階段測算運行成本只有電動汽車的一半左右。16日,董仕節教授團隊與青年汽車集團簽訂合作協議,在大規模制氫及車載鋁合金水解制氫新能源公交車的運行控制等技術上開展攻關,該項目已經接近產業化,計劃最快年內在武漢推出數百輛相關產品。以此項目為契機,青年汽車集團未來計劃在武漢投資60億元建成首期年產1萬臺氫能發動機和1萬臺氫能源客車、卡車生產基地,生產氫能發動機、氫能客車和氫能卡車,并配套建設車載水解制氫用鋁合金生產基地,達到百億銷售規模、十億利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