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監管效能,構建專業個性風險指標體系。建立食品生產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1.0版),包含5個一級指標、25個二級指標和97個三級指標,與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相比,增加了19個首都特色和食品行業特色指標。
創新監管機制,實施“信用+風險”分級分類管理。通過科學劃分食品安全靜態風險因素、動態風險因素和企業信用風險因素分值占比,確定本市食品生產企業風險等級,實施差異化精準監管。
提升監管效能,科學配置監管資源。研判企業風險等級,調整檢查頻次,科學配置監管資源,確保將有限的監管力量用到刀刃上,做到早檢查、早發現、早處置,使信用監管變成“馬前卒”,切實提升監管的精準性和有效性。
供稿:食品生產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