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地方特色食品土筍凍的生產將有團體標準了。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在推動廈門老字號協會制定土筍凍團體標準。這也將是廈門首個團體標準。
深入聽取小作坊業主意見后制定標準
目前,市面上不少土筍凍沒有標明保質期,草擬中的團體標準明確了保質期,即“在滿足規定的貯存條件下,未經啟封,產品保質期為3-5天”。
此外,團體標準還規定了土筍凍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簽和標志、包裝、運輸、貯存等要求,并標明“適用于以可口革囊星蟲和生活飲用水為原料,適量添加食用鹽,添加或不添加白砂糖、單晶體冰糖、多晶體冰糖、雞精、味精和明膠,經前處理、配料、煮制、冷卻、成型、包裝或不包裝等主要工藝加工制成的土筍凍。”
“在標準制定過程中,包括原料的使用、預包裝產品和散裝產品微生物控制、貯存條件、保質期、出廠檢驗項目以及檢測方法采用等,都深入聽取小作坊業主的意見,重在制定一項真正能夠為企業所用,達到控制土筍凍產品質量的標準。”廈門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總檢驗師高靜說,比如在原輔料要求的規定中,就根據小作坊業主的需求,在白砂糖、單晶冰糖的基礎上,增加了多晶冰糖。
可讓地方特色食品土筍凍“走得更遠”
廈門老字號協會工作人員表示,制定發布土筍凍團體標準對發展廈門特色食品土筍凍具有積極意義,既能規范產品生產加工行為,又能激發市場活力,助推廈門土筍凍產業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土筍凍團體標準可以有效加強土筍凍生產的安全程度,提高產業準入門檻,產品優化升級,做大做強產業。“目前土筍凍生產亂象多。”從事土筍凍生產經營的陳先生說,團體標準給土筍凍小作坊提供了標準化生產的機會,可增強本地生產企業的競爭力,希望未來借助監管部門的有力監管,可以讓地方特色食品土筍凍“走得更遠”。
記者獲悉,土筍凍小作坊團體標準的公示期即將結束,進入征求意見階段,通過組織專家審查等一系列流程后,將正式實施。該標準啟用后,廈門9家土筍凍小作坊將簽署自愿使用團體標準聲明,共同執行這一標準。
【名詞解釋】
團體標準:是指由團體按照自身確立的標準制定程序,自主制定發布,由行業內或者組織內企業為規范其生產、保證其產品質量而自愿采用的內控標準。
今年1月1日起實施的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明確提出,團體標準實施效果良好,且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制定要求的,團體標準發布單位可以申請轉化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
【背景】
填補相關標準空白
促進行業有序發展
“目前已取證的小作坊中,只有土筍凍沒有相關標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為規范廈門特色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的生產加工行為,促進地方特色食品行業健康有序發展,針對閩南特色食品土筍凍目前尚無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狀況,該局積極協調,推動廈門老字號協會制定土筍凍團體標準。
據了解,5月15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集老字號協會、土筍凍小作坊業主代表、基層監管人員和檢驗機構技術專家進行團體標準預研。會上,小作坊業主代表們紛紛表示積極配合團體標準的制定,并希望監管部門、技術機構給予政策解讀和技術方面的服務,期待土筍凍團體標準盡早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