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召開“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工作”新聞通氣會,通報2018年省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的相關情況。現代快報記者獲悉,根據抽檢結果,全省一季度食品抽檢總合格率98.10%,食品安全形勢總體穩定向好。今年,省食藥監局將加強監督抽查力度,確保食品安全。
今年一季度,省食藥監局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了肉制品、水產制品、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糖果、酒類、食用農產品等7大類食品的監督抽檢,主要包括質量指標、食品添加劑、重金屬元素、農藥及獸藥殘留、有機污染物、生物毒素、非食用物質、食源性致病菌、衛生指示菌等。抽檢樣品3260批次,發現不合格樣品62批次,總體合格率98.10%。
抽檢的7大類食品中,糖果、肉制品、水產制品等3類食品合格率高于平均水平。其中,糖果抽檢100批次,全部合格;肉制品抽檢1450批次,不合格14批次,樣品合格率99.03%;水產制品抽檢700批次,不合格9批次,樣品合格率98.71%。
會上,江蘇省食藥局稽查局副局長柳位林分析了抽查中發現的主要問題。糕點、炒貨及堅果制品等2類食品抽檢不合格率相對較高。糕點抽檢200批次,不合格5批次,樣品合格率97.50%,不合格項目主要為霉菌、酸價、大腸菌群、菌落總數等;炒貨及堅果制品抽檢200批次,不合格6批次,樣品合格率97.00%。
酒類、食用農產品不合格率最高,酒類抽檢260批次,不合格12批次,樣品合格率95.38%,不合格項目主要為甜蜜素、酒精度、山梨酸及其鉀鹽等;食用農產品抽檢350批次,不合格16批次,樣品合格率95.43%,不合格項目主要為滅蠅胺、氧樂果、腐霉利、毒死蜱、鎘等。柳位林表示,上述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已經及時采取下架、封存和召回等措施。
據悉,按照國家總局下達的任務和匹配要求,江蘇省今年要完成監督抽檢任務共30458批次,抽檢范圍涵蓋31大類食品、130個食品品種、211個食品細類。
抽檢對象主要為本省(市、區)獲得生產許可證的在產食品企業和大型餐飲企業。此外,質監部門將加強對市場占有率高的企業、省域內大型批發市場的抽檢,加大對餐飲企業食品原材料的抽檢,重點跟蹤抽檢不合格企業、品種和項目。高風險食品也將加大抽檢頻次。省局將增加對以往檢出不合格產品企業的抽檢頻次,對于連續2次檢出不合格產品的,要求屬地監管部門對相關企業進行約談。
省食藥監局提醒,消費者購買有關食品時注意三點:一是應優先選擇資質證照齊全、管理規范的商家。二是在選購具體食品時,要注意查看食品外觀,同時要注意查看產品包裝信息;三是索取、保留購貨憑據,以便在發現問題后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