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通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全面提升食品小作坊監管水平,一方面突破難點,完善制度機制,推進登記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突出重點品種,鞏固食品小作坊綜合治理成果,取得了顯著成效。
完善制度機制,突破小作坊登記管理難點。
出臺實施《南通市市區食品小作坊登記證申領管理辦法(試行)》,印發《南通市市區食品小作坊登記證申請表》《南通市市區食品小作坊登記現場核查表(試行)》《南通市食品小作坊允許生產品種建議目錄》和《允許小作坊加工食品品種目錄》。
縣(市)區食安辦牽頭,鄉鎮(街道)負責,村居食品安全協管員參與,開展調查摸底和建檔工作,統一錄入食品小作坊管理系統,定期動態調整。
運行食品小作坊管理系統。一是實現食品小作坊登記證新辦、變更、延續、補辦與注銷等業務辦理、打證、查詢統計與數據導出功能。二是按系統權限查看辦結信息,實現市級局查詢、縣級局管理、分局實施。三是鄉鎮街道、食安辦依托系統進行管理,按權限實現信息查詢與統計。全市已有456家食品小作坊取得了食品小作坊登記證,400家食品小作坊建立了信息公示欄。
突出重點品種,構建“四全”監管模式。
構建“全鏈條監管、全過程追溯、全方位提升、全行業自律”的“四全”監管模式。全市106家豆制品小作坊取得登記證,登記率達95%以上;11家豆制品小作坊經改造提升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豆制品合格率提高近十五個百分點。
一是登記管理嚴格做到“五達標、五統一”要求,即:生產環境達標、生產設備設施達標、原輔材料管理達標、從業人員達標、產品包裝及標識達標;統一登記規范、統一責任公示、統一制度上墻、統一公開承諾、統一隨貨票據;建立豆制品銷售溯源制度,嚴格索要溯源單,做到亮單經營;學校食堂、重點餐飲單位須采購使用取得生產許可或小作坊登記資質的豆制品。
二是建立全程追溯、實時共享、動態監管平臺。推行豆制品生產、銷售、消費環節統一使用溯源單(一票通),隨貨同行;市區農貿市場每天公示“豆制品溯源單”;電子追溯設備,放心豆制品APP可查詢了解豆制品生產銷售信息。
三是鼓勵兼并收購小企業和小作坊,新辦豆制品企業獎勵10萬元;購置專用冷藏配送車輛、專用冷藏柜、新建冷庫且投資額5萬以上的給予1萬元補助;在市區設立品牌直營店的每家補助3萬元。
四是建立豆制品生產經營“黑名單”制度和第三方評估制度;建立行業自律機制,開展行業誠信經營互查活動;開展“放心豆制品企業”“我最喜愛的豆制品”評選活動,吸引市民廣泛參與。
多措并舉,全面推進登記管理工作。
一是舉辦審查業務培訓班。在啟東市召開全市食品小作坊管理工作現場推進會,現場觀摩學習,部署監管工作。
二是對如皋市、海安縣進行實地督查指導,及時糾正基層現場審查工作存在的誤區。實地參與食品小作坊登記管理放樣審查,提高全市食品小作坊登記進度。
三是納入地方政府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評價內容和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督導重點,納入市委“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綜合考核內容,強化食品小作坊監管責任。實現全市食品小作坊登記率超過40%,取締無證“黑作坊”15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