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中山市政府組織召開2017年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會議暨全民參與創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推進會。會后,市食安辦發布了《中山市2016年食品安全工作白皮書》,據了解,2016年全市完成各類食品安全抽檢21795批次,總合格率98.14%,同比提升近一個百分點;食物中毒報告起數減少50%。在省和市組織的第三方測評中,全市食品安全群眾滿意度均達到了省創城標準“人民群眾滿意度70%以上”的要求。中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市食安委主任楊文龍要求各鎮區、各部門以創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為主要抓手,加強部門協同,推動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再上新臺階。
食品安全總體滿意度為73.69%
據了解,2016年,中山市群眾滿意度調查按照人口萬分之十比例抽樣,以街頭攔截訪問和入戶調查為主、網絡問卷為輔的方式展開調研,通過前期預調研和后期問卷核對抽檢等多種方式保證問卷質量,分別在社區、商業繁華地帶、農村村居(或城中村)入戶等地共發放現場攔截問卷4051份,網絡問卷4581份,合計發放問卷8632份,有效問卷6656份,有效率77.1%。2016年中山市食品安全總體滿意度為73.69%,比2015年的62.21%有較大提高。從中山24個鎮區來看,東鳳鎮的滿意度最高(80.27%),其次為小欖鎮(79.92%),東升鎮(65.06%)滿意度最低。
據了解,本次發布的白皮書內容涵蓋了2016年全市農產品種養殖,食品生產、流通、餐飲、儲備糧食、食品相關產品和風險監測等不同環節的抽檢與監管工作。
2016年全市完成各類食品安全抽檢21795批次,總合格率98.14%。其中,抽檢種養殖環節農產品樣本2625批次、水產品樣本1029批次。完成生產經營環節食品監督抽檢7369批次。完成食品相關產品監督抽查960批次。為切實做好群眾最關心食品的安全監管工作,市食藥監局首次開展“你點我檢”的抽檢活動,全年共抽檢樣品403批,合格率為98.01%。保健食品共抽查183批,檢出不合格樣品3批,合格率為98.36%。檢查保健食品生產經營企業3360家次,發出整改通知1011份。監測保健食品廣告宣傳累計3638次。全市集中開展了打擊保健食品、配制酒、瑪咖制品三類食品中非法添加藥物、非法宣傳功效等違法違規行為的專項整治行動。
去年全市核實食物中毒3起 113人食物中毒
記者了解到,根據2016年的抽檢結果,導致中山市食品安全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有:食品添加劑超標、農獸藥殘留超標、重金屬及污染物超標、微生物超標、生物毒素超標以及其他特征指標不合格等。
比較2015年和2016年不合格指標所占比重可見,2016年食品添加劑和重金屬及污染物所占不合格比重顯著增加,分別由12.75%、3.45%增至37.63%、14.91%,微生物和農獸藥殘留所占比重分別由25.37%、31.7%降至8.06%、21.51%。
從2016年全年抽檢數據來看,不合格率較高的食品主要為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醬腌菜、酒類、水產品及其制品。2016年抽檢的醬腌菜、酒類、水產品及其制品、蜜餞、米面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冷凍飲品及速凍食品等樣品,相比2015年不合格率均有所下降,但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合格率由2015年的100%降至2016年的90.52%,主要檢出項目為過氧化值、二氧化硫。
2016年全市共接報并進行現場流行病學調查與處理疑似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爆發事件8起,核實診斷3起,診斷為食物中毒病人113人,無重癥或死亡病例。其中,細菌性食物中毒2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