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通訊員 張夢石 譙玲玲 朱鵬
右上腹隱隱作痛,市民張先生一直沒重視。日前到武漢市第一醫院就醫才知,原來肝內膽管布滿“珍珠樣”結石。近日,武漢市第一醫院肝膽外科專家為他進行了特色手術。通過微創技術,為他解除困擾。
“醫生,我這兩年總覺得右上腹隱隱作痛,吃了消炎藥也不見好。”一周前,52歲的張先生來到武漢市第一醫院門診問診。經過彩超檢查,提示他的肝內布滿“珍珠樣”結石。隨后,他被引薦至肝膽外科。
武漢市第一醫院肝膽外科周程主任為他完成必要的檢查,確診張先生為肝內膽管結石。專家告訴患者家屬,肝內膽管結石被稱為“沉默的殺手”,當結石散發時,基本無癥狀,當癥狀出現時,結石已復雜且處理困難,還存在癌變風險。
與張先生及家屬充分溝通后,肝膽外科團隊決定采用內鏡下微創特色技術——經皮經肝膽道鏡取石術(PTCSL)。手術由周程主任操作,首先在張先生的腹部,用超聲定位肝內擴張膽管并進行穿刺,再在皮膚切開一個3毫米的切口,通過這個微小切口建立起一條穿刺通道,接著,將高清電子膽道鏡經通道直抵肝內膽管,在可直視肝膽管的情況下,周程主任配合激光碎石系統,將“珍珠樣”結石逐一精準粉末化后,再吸出體外。
整個手術過程順利,在保留肝組織和肝功能的同時,僅在體表留下微小瘢痕,張先生術后很快恢復出院。出院前,周程主任叮囑他:務必保持健康飲食。長期高脂飲食者,結石復發率可達42%。
周程主任表示,該院肝膽外科門診每月會接診超過30例被診斷為肝內膽管結石的患者。在3月18日全國愛肝日即將到來之際,周程主任提醒,護肝行動從餐桌開始,日常飲食遵循“三低一高”原則(低脂、低糖、低鹽、高纖維),武漢人尤其要將喜愛的蓮藕排骨湯進行去油處理,在補充膳食纖維的同時,減少膽汁淤積。另外,40歲以上人群要每年接受肝膽彩超篩查,當出現皮膚鞏膜黃染、陶土色大便等預警信號時,立即就醫。
(通訊員戴斌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