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3月17日,曾客串電影《周處除三害》的32歲單口喜劇演員權樂在家中逝世。他在單口喜劇圈擁有許多粉絲,本來預定15日起舉辦第二次專場巡演,不料15日演出他就沒現身,后來主辦單位卡米地喜劇俱樂部證實他不幸過世噩耗。
據知情人士透露,權樂是因突發心腦血管疾病導致死亡。
梳理發現,近年來,30-40歲群體中因心腦血管疾病猝死的案例頻發,如演員高以翔就在35歲那年錄制綜藝時因心源性猝死離世。
一些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如暴飲暴食、熬夜狂歡、通宵打麻將、煙酒過量,甚至擅自停藥,都可能讓我們的心腦血管健康“亮紅燈”。
據了解,常見且易致人死亡的心腦血管突發疾病有心梗和腦梗。
長沙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王振介紹,腦梗死,即缺血性卒中,由各種原因所致的局部腦組織區域血液供應障礙,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性病變壞死,進而產生臨床上對應的神經功能缺失表現。
據統計,在我國腦卒中終生發生風險高達39.9%,居全球之首,也就是說:每5人中可能有2人一生中會發生腦卒中。
王振強調,救治腦卒中最關鍵的在于,懷疑腦梗發生的最初4.5小時內送往最近的醫院接受溶栓治療,這是挽救生命、減少殘疾的“黃金時間窗”。他提醒,“在等待救護車和就診途中,切勿盲目用藥,以免錯失救治良機。”
長沙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蔣路平介紹,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生并非毫無征兆,臨床上,有五至八成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發病前1~2天或更早就有預警征兆,胸痛是其中重要表現。
蔣路平提醒,急性心梗可出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主要癥狀為突然劇烈胸痛、胸悶,部分病人表現為心慌、氣促,部位在胸部正中或左側心前區,少數病人在上腹部、肩背部等,性質多呈堵塞感、壓迫感或燒灼感,程度重,多數伴大汗,部分患者有瀕死感,或伴暈厥、嚴重呼吸困難,持續時間15分鐘以上無緩解。另外,如果在沒有任何誘因的前提下,心絞痛發作頻繁,甚至休息時也會發作,并且原來可緩解疼痛的方式失效,也應警惕這可能是心梗信號。
“面對急性心梗,緊急行動是關鍵。”蔣路平強調,發生急性心梗后應第一時間乘救護車前往醫院,“不要自駕、不要打車、更不要騎車或者走路。”據統計,至少50%心梗患者在送達醫院前死亡,如果能及時通過120急救系統轉運,能很大限度地提升生存率。
在等待救護車的寶貴時間里,若家中備有硝酸甘油,可舌下含服1片。若癥狀無緩解,每隔5分鐘含服一片,連續含服三片仍無緩解,請停止服用,同時注意監測血壓,若高壓低于100mmHg,不宜服用。如果發生心臟驟停,立即進行心肺復蘇。
蔣路平提醒廣大年輕人,一定要關注自身健康,保持規律作息,避免過度勞累和長期熬夜,適度運動,合理飲食,戒煙戒酒。一旦出現胸痛、胸悶等不適癥狀,務必立即就醫,切勿拖延,以免錯失最佳救治時機。
瀟湘晨報記者梅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