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通訊員 劉璐 洪芷瑄
65歲老人聽說吃維生素D可以預防骨質疏松,便自行網購保健品,連續服用一年多并于近期加大劑量,不料竟吃成了急性腎損傷。經檢查,才知道正是亂吃維D吃出的問題。
家住漢口的周女士聽說65歲正是補充維生素D的黃金年齡,為防止骨質疏松,自行網購了些回來。“一開始就買了一種,后來聽街坊推薦了另外幾個牌子,就買來三種維生素D一起吃。”周女士認為維生素就得多吃才有效果,吃了一個多月后,發現尿液中泡沫明顯增多,且久久不散。腳踝還有輕微的水腫,一周前,小腿都腫了,還渾身乏力,常常惡心反胃。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她趕緊到武漢市第四醫院武勝院區就診。
在武漢市第四醫院武勝院區腎病內科,接診的主任醫師徐艷梅詳細詢問周女士病情并為其完善相應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周女士血肌酐高達286umol/L,已是正常人的3倍多。“患者目前已經是急性腎損傷,幸虧就醫及時,再晚點就要做透析了。”徐艷梅介紹。患者入院后停用維生素D,并給予補液、激素抗炎、改善腎臟循環等治療。目前患者恢復良好,已順利出院。
補充維生素怎么會導致腎損傷呢?面對患者及家屬的疑問,徐艷梅耐心解釋,維生素D雖能促進鈣吸收,預防骨質疏松,但過量服用會使血液中鈣含量過高,引發高鈣血癥,進而導致腎結石或腎鈣化。像周女士這樣每天吃多種含有維生素D的營養品就屬于過量服用,給腎臟帶來負擔,最終引發急性腎損傷。
武漢市第四醫院武勝院區腎病內科主任醫師徐艷梅提醒,科學養護比盲目進補更重要,維生素D是一種能夠通過陽光照射皮膚合成的維生素。通過適當曬太陽,身體可以自行合成。每周3-4次,每次曬15-20分鐘的陽光,基本上就能滿足日常需求。如需補充維生素,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一旦出現排尿異常、水腫、高血壓、疲勞乏力、惡心嘔吐等表現,需高度警惕,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