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
近日,一段網傳視頻引發廣泛關注。視頻中,一名穿著新郎服的男子在居民小區內剛打開婚車車門,就被一群男子拿著疑似棍狀物體一路追打。穿新娘服的女子無助地跟在他身后,試圖護住他。如此野蠻混亂的場景,和婚禮應有的喜慶氛圍毫不相符,讓人深感震驚。
該視頻被一些網絡媒體轉發,聲稱這是黑龍江佳木斯市當地的結婚習俗:“不打新娘只打新郎,打得越激烈越喜慶。”不少網友指責這種行為是惡俗婚鬧,應該文明婚慶。還有網友對于佳木斯是否有這樣的習俗表示了懷疑。
對此,佳木斯市文明辦工作人員表示,據他了解佳木斯市沒有這樣的習俗,判斷不是發生在佳木斯。(據9月12日縱覽新聞)
網傳視頻截圖
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一群人拿著棍子追著別人打,是何其暴戾粗魯的行為,不僅違背了社會公德,更可能給受害者造成嚴重的身心傷害,觸犯法律的底線。將這樣的行為稱之為結婚習俗,堪稱無理荒謬,所謂“打得越激烈越喜慶”的說法,根本沒有任何的歷史、社會、文化依據,這不過就是一些人借著所謂的“規矩”之名,在發泄個人陰暗的私欲罷了。
這種既涉嫌違法又極度惡俗的群體行為,即便有人跟風,成為陋習,也應及時制止,早日摒棄。更何況,網絡上很多這種所謂“習俗”都是編造出來的,壓根不是當地形成已久并一直傳承的日常風俗,而是為了掩飾丑陋粗暴之舉,或是純粹為了引發爭議吸引眼球,而編出來的借口。對于這種張口就來,什么垃圾都往“民俗”這個筐里裝的造謠傳謠之舉,也應有力遏制,從嚴追責。
近年來,隨著社會進步和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文明婚慶觀念逐漸深入人心,但網絡上仍會時不時爆出這種令人瞠目結舌,不忍卒視的婚鬧事件,讓人看到“世界的參差”。
2013年,山西省清徐縣西營村村民李瑞佳在婚禮當天遭到四名伴郎的暴力毆打,婚后不久便因傷重不治身亡。案件曾震驚全國,施暴者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2023年,山東臨沂一對新人結婚時,多名婚鬧者疊羅漢將新娘新郎壓在身底,強行拉扯觸摸新娘,導致現場一片混亂,當地政府也出面介入處理。還有一些婚禮中,新郎、伴郎甚至新娘被強制穿戴有傷風化的服飾或進行不雅表演。這種明顯違背公序良俗,敗壞社會風氣,肆意侵犯他人人身權利的婚鬧陋習,根本上就跟“傳統習俗”“地方特色”沒有任何關系,純屬扯虎皮拉大旗,拋棄素質,胡作非為,甚至侮辱和猥褻他人,真的不能再有一絲一毫地縱容,必須予以嚴厲打擊。
一些居心叵測之人,為了給違法暴力行為披上合理的外衣,不惜編造所謂的“習俗”來文過飾非,這種行為不但顯得愚昧無知,而且是對民俗的污名化,給地方文化潑臟水。
真正的民俗是最貼切民眾身心和生活的傳統生活方式,是承載著歷史記憶和民族情感的文化瑰寶,而不是被用來掩蓋丑陋行徑的幌子。那些破壞秩序,踐踏公德,拒絕文明,傷害他人的婚鬧之舉,映射出人性的自私和粗鄙,擠占了文明和進步的生長空間,是破壞性極大的陋習,必須要連根拔起,徹底清除。
雖然目前佳木斯市文明辦回應稱,這不是當地的事情,但目前視頻已經造成了廣泛的輿論影響,相關部門應積極調查此事,究竟事發何時何地,產生了什么樣的后果,有沒有造成人身傷害,后續是如何處理的,都應該有個說法,給痛恨低俗婚鬧,呼吁文明新風的廣大網友一個交代。
傳統民俗不是暴力陋習的光鮮“畫皮”,不能用來掩蓋和粉飾不良行徑,婚禮本應是新人們接受祝福、分享幸福的場合,更不應成為低俗、惡俗甚至違法行為的溫床。希望各地能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做好宣傳引導、執法糾正、教育引導的相關工作,呼吁社會各界一起來抵制惡俗婚鬧,倡導文明婚慶新風尚,讓婚禮回歸歡樂、溫馨和莊重,成為人生中難忘的美好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