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夏中華、通訊員潘協凱、李文晉)“農業部門和我們及時溝通,認真研究推動,為打贏抗旱減災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近日,華容區全國人大代表趙錫偉在“打好搶水灌溉、科學抗旱、全力救災的組合拳”建議的辦理和答復意見表上寫下“很滿意”三個字。
今夏,高溫天氣持續,華容區遭遇重大旱情,趙錫偉等代表提出科學調配水源、抗旱保苗奪豐收的建議,并督促當地政府落實。華容區各地通過強化組織保障、強化部門協同,多措并舉提升減災抗災能力,力爭重旱區少減產、輕旱區不減產、非旱區多增產。
人大代表履職不只是書面上提提意見,還深入基層踏踏實實地干。兩個多月內,華容區70%的人大代表奮戰在抗旱一線,共投入抗旱設備474臺套,投入抗旱資金489.39萬元,灌溉面積達161850畝,占總種植面積的近80%,近6萬畝精養魚池無一因缺水導致泛塘。
人大代表向群眾找題,促部門解題,在華容區已成常態。今年前8月,全區664名五級人大代表共收集各類意見建議390余件,提出意見建議167條,督促政府部門為群眾解決難題272個。
盛情種養殖合作社140畝蔬菜基地,60個大棚,每年進出運貨30萬斤。如今,合作社負責人李盛斌運送農資和蔬菜經過臨江鄉新港村4組興隆灣時暢通無阻。可在半年前,那里卻有個“攔路虎”。
今年5月23日,人大代表萬秋云在走訪調查盛情種養殖合作社生產經營情況時,了解企業交通運輸難題:興隆灣一村民住房前4平方米花壇阻擋了通往合作社的路。萬秋云當即與城建辦負責人一起上門做工作,用真情打動了戶主熊某,讓其自行拆除了花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