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刊工業新聞》報道,日本靜岡大學聯合汽車企業啟動了一項將微氣泡技術應用于汽車引擎以降低油耗的研究。其中的關鍵部件是該校開發的納米級微細氣泡發生器,如果成功實現產業化,將使發動機燃油效率提高10%。
此前,課題組已經通過實驗證明在柴油等燃油中溶入微小氣泡可以提高發動機燃燒效率,但是,由于氣泡的直徑大小不一,當有直徑較大的氣泡混進去后,就會降低燃料噴出壓力。另外,要實現在瞬間將微小氣泡容入燃油,往往需要加大壓力,這又會提高成本。
日本靜岡大學開發的臺式微氣泡發生裝置能夠穩定地在瞬間制造100納米大小的微氣泡。
但是,如果要應用于汽車、汽艇等的發動機,必須將裝置進一步小型化,因此,研究人員和汽車制造商們一起開發小型化的氣泡發生裝置,并將其與燃料噴射裝置一體化開發。如取得成功,除了可以提高燃燒效率,還將減少尾氣中的黑煙,更好地保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