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孫婷婷
攝影記者 李輝
通訊員 胡雪琴
實習生 覃紫鈺 施希舸
7月1日起,武漢蛇山人防工程開放兩處納涼點和西北湖人防工程納涼點正式對外開放,每天開放時間從早上10時至晚上10時。
位于武漢市武昌區蛇山山體下的蛇山人防工程有兩處入口成了納涼點,分別位于民主路284號和解放路后長街76號(原黃鶴樓地下商場)。位于江漢區西北湖人防工程納涼點則在西北湖畔德芭與彩虹書店地下一層。三處納涼點免費對外開放,為市民提供享受清涼的好去處。
當天,記者來到了蛇山人防工程解放路后長街入口,洞口不少市民坐在板凳上納涼,當天室外體感溫度大約35攝氏度,出入洞口感到陣陣涼意襲來,納涼點內有Wi-Fi、飲水機、電視機等設備,設置了2張乒乓球臺,不少市民自帶設備在這里打球、玩耍。該項目物業經理劉鍶源告訴記者,為了方便游客和市民,今年特別新增了桌椅板凳,增設了長椅子,方便游客和市民休息,里面配備了飲用水、WiFi等配套設施無償提供給市民使用。
一位剛剛下班的環衛工人也進入納涼點內休息,這名環衛工人告訴記者,他主要是負責長江大橋橋面上的清潔工作,幾乎都是在戶外作業,他趁中午休息時間進入洞內正好消消暑氣,緩一緩,感覺舒服多了。“以前這里是老商場,現在改造成了納涼點我每年都來,這里面干凈、環境舒服。”81歲的李女士說道。
來自江西萍鄉的胡女士拿著自拍神器和孩子在蛇山人防工程內拍照,胡女士告訴記者,她剛到武漢,路過此處看到了蛇山納涼點開放,出于好奇,帶著孩子打卡,這是她打卡武漢的首站地標。在記者講解下得知此處原是防空洞,她便給孩子講解防空洞知識。“孩子正在讀初中,學習歷史正好來感受一下愛國主義教育,我覺得特別好。”胡女士笑道。
從2022年開始,武漢市國動辦開放蛇山人防工程入口作為納涼點,到2024年開放西北湖人防工程納涼點,基本上實現武昌和漢口均有人防工程納涼設施,人防工程納涼點也逐漸成為了武漢新的網紅地標打卡點。市民李先生特意帶著兩個孩子來納涼點寫作業,他說很早之前就在打聽人防工程納涼點開放的時間,得知7月1日開放,帶著孩子來感受一下氛圍。
對于武漢人來說,蛇山、龜山和鳳凰山是最為熟悉的人防工程,蛇山防空洞位于武昌區解放路后長街76號的入口,曾一度成為了黃鶴樓商場。經過改造,從2023年夏天開始,它成為了納涼點,面向市民開放。蛇山防空洞的變身,是武漢人防工程平戰結合的縮影,也是武漢人防工程建設和發展的一個生動寫照。
武漢市國動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近10年來,武漢人防工程建設實現跨越發展,目前,全市90%的人防工程已被廣泛開發為商業、科研教學、停車、納涼等場所,日常生活中的常見人防工程有地鐵、防空洞、部分地下停車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