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摔跤吧爸爸》劇照
還記得《一條狗的使命》單日票房超過《金剛狼3》的逆襲嗎?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近日也憑借超高口碑“阻擊”了漫威大片《銀河護衛隊2》,上座率遠高于同期其他影片。記者就此采訪本地電影人士發現,盡管這股大銀幕清流正在襲來,觀眾的口味也正在發生變化,但出現更多此類影片的難度并不算小。
品質小片頻頻逆襲大片
上周五,《摔跤吧爸爸》與《銀河護衛隊2》同天上映,在漫威新作的重壓下,這部印度影片硬是憑著逆天的口碑實現了逆襲,其在豆瓣網的網友評分高達9.3分,68.7%的網友給出了5星好評。不僅排片率一路上升,單日票房占比也從首日的不足10%上升到了近30%;其上座率也一路領先,截至昨晚10時,《摔跤吧爸爸》上座率達到17.46%,遠高于《銀河護衛隊2》的7.45%。
這與3月的狀況非常相似,《一條狗的使命》與《金剛狼3》同期上映,隨著前者口碑的發酵,單日票房竟超過了《金剛狼3》。
多位本地院線人士都認為,5月將有多部大片上映,市場競爭比3月要激烈得多,留給《摔跤吧爸爸》的空間不會有《一條狗的使命》那么大。且《摔跤吧爸爸》去年已經在國外上映,其他渠道會分流一部分院線觀眾,因此它很難再現票房反超的“奇跡”。不過,在口碑的作用下,《摔跤吧爸爸》后期的表現會比較穩定。
觀眾不再只“看臉”了
《一條狗的使命》與《摔跤吧爸爸》都算是大銀幕上的小眾影片,沒大明星,也不是大IP,與強勢的《銀河護衛隊2》等相比,更像是小品文。
本地院線人士鄭先生認為,只“看臉”的話,它們都不是傳統上中國觀眾喜歡的類型,其中《摔跤吧爸爸》在阿米爾·汗親自剪掉了大段歌舞后,影片仍然長達140分鐘,這是漫威等視效型大片才會有的片長,而國產類型片通常都控制在100分鐘左右,因為中國觀眾更喜歡短平快的敘事節奏。但他發現了一個可喜的變化,觀眾對電影的認可正逐漸回到內容上來,去年多部進口片雖有大IP,但制作水平停留在對傳統的復制上,即使與北美同步上映,也已經得不到觀眾的認可了。“觀眾看電影,最終看的還是故事,是打動人的感情。”
溫情勵志片突圍靠劇本
這兩部影片或溫情脈脈,或熱血勵志,都是贏在以情動人,卻又都不是愛情。這種類型在國產片中并不算多,以勵志片為例,近幾年得到認可的僅有林超賢執導的綜合格斗題材片《激戰》、自行車運動片《破風》,以及陳可辛執導的創業題材片《中國合伙人》等。在每年數百部新片的市場里,勵志類影片只占極小的比例。
對此,本地多位電影投資人都表示,與高成本大片相比,溫情、勵志等非主流類型的影片不需要太多特效,也不需要靠一線明星來支撐。以去年的《驢得水》為例,起用了一批演技好的二線演員,成本很低,但因為品質好,最終票房也達到了1.72億元。從做項目的角度看,這種影片的投資風險其實更低。但現在國產片最喜歡拍的類型仍是愛情、喜劇、警匪等,因為溫情片、勵志片看起來簡單,拍起來卻非常難,其中最關鍵也最難的是劇本,“現在觀眾的情商很高,劇本扎不扎實,一眼就能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