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來臨,黃石港區轄區內以吃龍蝦、吃燒烤、品啤酒為代表的“夜經濟”變得紅紅火火。
商貿服務業作為黃石港區的主導產業,在全區的經濟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今年來,該區不斷采取措施,穩經濟促消費、迎機遇促發展,積極推進商貿流通領域行業安全、消費促進、主體培育等工作。
據介紹,今年一季度全區限上批發業、零售業同比增長66.2%、46.4%,分別高出全市水平48.4、40.7個百分點;限上社零額累計實現8.01億元,同比增長47.5%,持續領跑全市。新增限上商貿企業16家,新增規上服務業企業2家,取得較好的發展水平。為了確保全年目標的實現,該區決定采取補短板、辦節會、擴開放、強服務等舉措,強勢發力,促進商貿經濟的快速增長。
補短板,就是圍繞目標任務精準發力。區委、區政府清醒地認識到,雖然某些商貿指標在全市靠前,但依然存在著短板和不足。為此,區委、區政府決定對照全年目標,按照市定的六大任務,積極做好調控工作。主動捕捉信息,認真分析研判,既縱向與去年同期對比,又橫向與其他縣(市、區)比較,制定詳細的發展方案。同時,準確把握商貿運行信息,穩住經濟指標,既密切關注億元重點企業數據報送情況,突出批發零售企業經營優勢,又重點分析限上中小微企業和限上吃穿用企業增速變動量。通過對重點企業和中小微企業兩手抓,年度數據和月度增量兩促進,推動了商貿經濟指標進入全市第一方陣。
辦節會,就是為了催生區域的消費潛力。根據年初的安排,全年計劃舉辦24場節慶活動,以促進消費活動為支撐點,最大限度恢復和擴大消費目標。通過組織保障、活動先導、政策保障等效應疊加,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積極性,扎實推進鄂東區域性消費中心建設。重點抓好端午、中秋、國慶假日節點,搶抓南京路、交通路、中央文化區開街契機,匯集勝陽港、華新、萬達三大商圈力量,通過線上微信小程序和線下商家門店載體的深度融合,形成“放價促銷”重點活動矩陣。同時,支持中央文化區聯動特色景區——華新水泥1907文化遺址公園和磁湖風景區,舉辦華新1907磁湖文化節、又見華新市集等活動,結合工業產品與親子露營等元素,融合工業文化與現代商業,打造鄂東網紅打卡點和城市文化地標,形成臨空微度假中心。
擴開放,就是為了推動對外貿易轉型升級。該區決定掛牌黃石市口岸辦駐黃石港辦事處,做強國際物流產業。充分依托臨空門戶優勢,統籌利用國內國際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加快推動進口肉類冷鏈業務和全球購業務等實體物流業務板塊落地,為該區創新內外貿易融合發展模式、完善內外貿易一體化發展注入動力。同時,謀劃該區監管倉項目,做好跨境電商業態孵化,大力招引和培育國際消費品牌企業、國際供應鏈企業,通過跨境電商打造滿足全球采購、全球配送的智能供應鏈平臺,增加國際優質商品供給。深化“跨境電商+產業帶”發展模式,充分發揮黃石港產業鏈、供應鏈基礎優勢,推動地方特色產品更好地進入國際市場。
強服務,就是為了培育商貿經濟新興動能。組織力量摸排街巷樓宇情況,探索樓宇經濟發展新路徑。政企聯動走街串巷,摸排樓宇數量,實時掌握樓宇招商情況。區直相關部門聯合探索出臺優惠政策,打造億元樓宇、特色樓宇、星級樓宇,突破土地瓶頸制約,讓每棟樓宇都成為一個“立起來的開發區”,引領樓宇新潮流。同時,主動順應消費升級趨勢,引領商貿企業專注品質升級。打造特色美食、名優小吃、湖北老字號,引進潮流店、體驗店、旗艦店,從產品經營轉向品牌經營、從價格競爭轉向提供價值服務,提振消費信心,滿足消費需求,增強商貿經濟增長內生動力。 (記者?吳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