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武漢琴臺大劇院 供圖
長江網訊(記者包孟 通訊員陳丹)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詠春拳”“香云紗”為題材與展現形式,將滿滿深圳元素融入創新舞臺劇中,5月12日,舞劇《詠春》將登陸武漢琴臺大劇院,連演四場。5月9日,《詠春》武漢站見面會在晴川閣舉行,7位主創來到現場。
活動現場。武漢琴臺大劇院 供圖
舞劇《詠春》由現任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編劇,由舞壇“雙子星”韓真、周莉亞共同擔任總編導,這是韓周二人繼《只此青綠》《永不消逝的電波》等膾炙人口的舞劇后,聯合執導的又一力作。
該舞劇創新運用了“葉問”這一IP形象,將詠春、太極、八卦、八極、螳螂等五大門派功夫與古典舞融為一體。武術講究“氣口”,而舞蹈講究節奏,演員們紛紛表示,以舞釋武關鍵是做好兩者的協調,即要遵循傳統的武術套路,還要按照音樂的變化卡節奏。
舞劇《詠春》劇照。武漢琴臺大劇院 供圖
據介紹,該舞劇運用了“劇中劇”雙線敘事,以戲里戲外形式,既講述了“葉師父”遠赴他鄉,為“詠春”打拼的故事,同時也在戲外講述了劇組懷抱夢想奮力拼搏的故事。此外,除了內容影視化處理,舞臺上還嘗試升格鏡頭(電影攝影技術手段)運用,也讓《詠春》成了自帶電影特效的舞劇。
為了演好葉問對于家庭、妻子及朋友的情緒變化,主演常宏基經常觀察葉問照片、觀看影視作品、走訪葉問老家。“其實單從演出來說,可以通過不斷練習去達到好的視覺效果,但是我覺得更難的是在細節,如何去整理自己的衣服,交流眼神,以及情緒的遞進和轉換,這是我一直在考慮和優化的事情。”
葉問妻子永成的扮演者徐天慧表示,處理夫妻之間的情感是難點。徐天慧向長江網記者透露,舞劇中有一段“雙人舞”,內容看似平淡,卻通過肢體語言表達出夫妻二人細膩的感情,十分考驗雙方的默契度。
活動現場。武漢琴臺大劇院 供圖
劇中,除了亮眼的詠春拳,同為嶺南國家非遺香云紗也是觀眾不能錯過的看點。香云紗在燈光的配合下,會透出特殊的光澤感,用舞蹈藝術呈現香云紗,不僅是非遺的一種全新呈現,也是劇中重要的情感線索。
活動現場。武漢琴臺大劇院 供圖
目前舞劇《詠春》仍在售票中,具體購票詳情可前往武漢琴臺大劇院微信公眾號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