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5月10日訊(記者范雅琴)5月10日,“融合與創新:當代藝術與城市發展——2022武漢雙年展論壇”在武漢美術館(琴臺館)舉行。在“新形態·共享的未來”分論壇現場,中國美協策展委員會副秘書長,《美術》雜志編審、副主編盛葳現場以《藝術參與鄉建的歷史與現實》為題展開交流。
盛葳是武漢雙年展武漢美術館(漢口館)“綠色生態”專題的策展人,他現場表示,“綠色生態”并不僅僅意味著自然環境,同時也包括了社會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和諧發展。在策劃過程中,盛葳將近些年在鄉村振興大背景下的藝術鄉建作為一個小論題提出和展示出來。
在逛展中,細心的看展人會看到貴州、山西、河南、湖南、江蘇、福建等地,在新時代鄉村振興背景中,藝術家實際參與鄉村生活、生產和建設,調用多種手段,以合作、互動和在地化的方式,承續鄉村文明傳統、激活鄉村文化遺產、凝聚村民主體意識,通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助力鄉村文化振興、構筑本地文化共同體、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盛葳說,鄉村建設不是中國獨有,也并非中國首創,作為一種全球性的社會和文化現象,這在定縣鄉建實驗中體現得非常充分。“藝術家要深入群眾,創作服務于人民群眾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