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洲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日前完成頂推合龍焊接,為年內通車打下堅實基礎。3月29日,武漢市城投集團公司項目建設管理部門負責人陳勇在現場進行精細化檢查,他告訴記者,“工程完工后,武漢‘南大門’出城全程高架,市民早晚高峰堵在南三環上的情形會改善很多”。深耕城建31年,陳勇參與并見證了武漢城市建設的飛躍發展。近日,他榮獲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勞動模范稱號。
陳勇在白沙洲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現場,身后是月初完成頂推的跨三環主線橋。通訊員楊帆供圖
對城市影響降到最低
白沙洲大道三版交通導改
“前段時間天氣不好,連陰雨還刮風,對施工有一定影響,頂推合龍焊接剛施工完畢。”白沙洲大道現場施工負責人向陳勇匯報工程進展,稱下一階段將開展橋面工程施工。陳勇點點頭,“焊接作業要求很高,刮風、下雨、風速、溫度、濕度,都對焊接質量有影響,11片鋼梁,焊接點的誤差不能超過3毫米。工程每一環節,你們都要嚴守施工質量,嚴絲合縫”。
建設火車站、機場、高速、跨江大橋......陳勇參建的工程可圈可點,但他坦言,工作的難度越來越大,以白沙洲大道項目為例,“為什么這里要做武漢市首個上部結構裝配式橋梁?為什么跨三環線要雙向頂推?因為三環線車流量太大了。原本我們預想在三環上做頂推施工的臨時墩,但占用車道對交通影響太大,只能重新組織設計施工,采取更優的技術方案?!彼硎荆鳛榻ㄔO單位,施工過程隨時要“見招拆招”,白沙洲大道項目去年開工后,先后做了三版交通導改方案,根據工程節點重新組織交通疏導,“目前來看,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這么大一個工程在這兒,對交通的影響并不太大,除了早晚高峰的潮汐擁堵,交通情況還好。工程的管遷、征拆難點都基本順利突破了,我們有信心年內通車”。
這些年來,武漢城投集團建成武漢市八橋一隧、數百座各類市政橋梁、“畫圓”二環、三環,陳勇和他的同事一道,讓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城市骨架日益完善。“路修好了,人都和氣一些文明一些。哪個打工人的夢想,不是通勤順利不堵車,早上多睡一小時?”陳勇家住黃家湖大學城,他笑說,自己和每個市民一樣,每天都在享受大武漢的建設成果?!昂芏嗳硕疾挥浀昧?,二環‘畫圓’之前,武漢三鎮中心城區,從這個點到那個點,開車起碼1個小時以上,現在,從漢口到武昌,從武昌到漢陽,基本在半個小時內?!?/p>
不躺平!
建設武漢,舍我其誰
陳勇(左3)和同事討論白沙洲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焊接合龍施工的細節難點。通訊員楊帆供圖
做一項工程,就要打造一個精品、豎立一座地標——這是陳勇的信條。歷數他參與實施的項目:武漢天河機場、常青花園、天興洲長江大橋、鸚鵡洲長江大橋、楊泗港長江大橋、漢江古田橋、二環線、三環線、漢江大道、北湖污水處理廠、大東湖深隧……這30余年來,他自認“趕上了武漢的高速發展,很有成就感”。
擁有獲得感的同時,是辛苦付出——隨時待命、加班加點、全年無休。同事李海軍說,作為項目建設部門負責人的陳勇,幾乎每天都是最后一個離開公司的人,“我們這行太辛苦,年初下任務,年中保任務,年底沖刺,總也停不下來。有一次借調了新人,工作一段時間自動提出回原崗位,20多歲的小伙子,說適應不了我們的節奏”。
陳勇自嘲,骨裂都沒躺平過。2020年汛期,正值修建新武金堤南段,半夜聽說項目附近疑似管涌,他連夜趕到現場?!袄衔浣鸬虥]路燈,黑乎乎一片,我深一腳淺一腳往堤下走,感覺撞到了什么,膝蓋疼,沒當回事?!钡搅爽F場發現是涌沙,找到滲透點處理完后,陳勇再看膝蓋,已經腫起一大塊,“我一瘸一拐堅持了幾天,后來感覺不對勁,到醫院拍片子一看,骨裂!”醫生建議陳勇臥床休息一周,他推說工作太忙,只讓醫生開了鎮痛藥,“我一天都沒休息,它還不是慢慢長好了”。
“做工程,必須到一線,組織施工單位、采取相關措施,所有的事情都要跑現場,沒有坐在家里處理的道理。要操心的事太多了,我睡都睡不安神。”他這樣理解“主力軍”的擔當:“我們有很多項目是別人接不了的,別人可以挑三揀四,城投不能退縮。必須想盡一切辦法,調動一切資源,盡最大努力去實現?!焙完愑鹿彩率甑臈罘?,被他的精神感染,“這十年是武漢城市建設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十年,感受最深的就是他的擔當敬業與不懼困難,面對各種復雜情況,堅決完成任務,這也是我們一直以來的企業精神?!?/p>
陳勇心中也有遺憾,兒子已經高三,他只能在每天早上送他上學的路上交流幾句;83歲的母親需要貼身照顧,他不能常伴左右,鸚鵡洲大橋和楊泗港大橋完工時,他特地帶母親上橋體驗,“她嘴里說支持我的工作,但心里肯定還是覺得,我這個兒子指望不上”。
對家人虧欠太多,卻無愧于這座城市,“這些年,武漢的基礎設施已經成型,具備了超大城市的底子。接下來我們的目標是做精做優,我不能躺平。武漢就是我的城市,要建設好他,舍我其誰?”
眼下在建的建設大道延長線(韋桑路—興業路),又是一項“啃硬骨頭”工程。這條后湖人民千呼萬喚的路,“跨京廣鐵路、好幾個城中村,和地鐵交叉,涉及110千伏電力遷改……可以說把我們歷年施工過程中能碰到的難點問題都碰了個遍”。經過連續奮戰,在江岸區協調支持下,目前建設大道延長線的工期已明朗,陳勇信心滿滿,“現在每天四班防護員輪守施工現場,確保橋梁施工和鐵路運行安全,橋梁主墩主塔將以一周四米的速度拔節生長,未來可期”。
(長江日報記者王慧純 通訊員楊帆 姚德春 熊華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