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3月30日訊(記者唐婧妮 通訊員李秋靖)青山埋忠骨,史冊載功勛。3月30日上午,武漢市軍隊離休退休干部第五服務管理中心與新華醫院張繼先醫療團隊、共建社區黃家墩社區以及羅家莊社區代表們在二七紀念館,莊嚴舉行“清明祭英烈·老兵心向黨”暨市軍休五中心老兵紅色地標講解員志愿服務活動,表達深切緬懷,寄托無盡哀思。
3月30日,市軍休五中心聯合共建單位開展“清明祭英烈·老兵心向黨”活動。 記者唐婧妮 攝
全體代表整齊列隊,神情肅穆,面向二七烈士紀念碑,向革命烈士敬獻鮮花并默哀三分鐘,向革命先烈致以最深切的悼念和最崇高的敬意,深切緬懷烈士的光輝業績,追思他們的崇高革命精神。
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 記者唐婧妮 攝
隨后,代表們在“老兵紅色地標講解員志愿服務隊”講解員張永晟的講解下,參觀了二七紀念館。步入館內,一輛列車將時光一下子拉回到1923年,摞滿補丁的粗布工服、陳舊簡單的小油燈、發黃的宣傳冊、黑白照片、影視資料、林祥謙和施洋烈士雕像,還原了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的一腔赤誠。整個講解過程近1個小時,當張永晟講解完最后一幅圖文后,現場響起熱烈掌聲。張永晟拿起礦泉水,一口氣喝完。“在了解大量黨史過程中,我被革命先輩們的精神深深感動。”他笑著說道,他剛退休4年多,是軍休中心的“年輕人”,“我能成為紅色講解志愿者,為弘揚先烈精神盡一份力,是非常有意義的事。”
張永晟正在進行紅色講解。 記者唐婧妮 攝
據市軍休五中心職工黨支部紀檢委員王浩芙介紹,該中心在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軍休辦指導下,不斷打造“軍休黨旗紅+”黨建品牌,包括思政宣教志愿隊和老兵紅色地標講解員志愿服務隊。發揮紅色資源優勢,創新志愿服務形式,得到了中心軍休老戰士積極響應。“我們走進學校、社區、企業,講黨課,在紅色紀念場館進行義務講解。”
朱素華今年80歲,是市軍休五中心鄂城墩黨支部書記。她說:“我們要尊重英雄,記住英雄。我雖然退休了,但我作為共產黨員身份永不退休,只要黨需要,我隨時都在。”
市軍休五中心朱素華駐足仔細了解英烈事跡。 記者唐婧妮 攝
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體檢中心黨支部書記趙莉介紹,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和模范先進帶頭作用,成立了“張繼先到家健康工作隊”。“今天,張醫生從繁忙的坐診中抽出時間參加活動,全院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團員代表踴躍參與。”對于今天的講解,她贊不絕口。“軍休干部作為紅色地標講解員,結合自身豐富的工作經歷,更加生動形象,更有代入感,印象更深刻。我們幾家單位開展聯合黨建活動,可以進行紅色資源共享,感情共通,打通社區基層治理新格局。”
護士蔡格格認真了解英烈事跡。 記者唐婧妮 攝
23歲的蔡格格是該院神經內科一名護士,前一天晚上還在值夜班的她,今天準時參加活動。“這是我第一次來二七紀念館,看完革命烈士的事跡,讓我更加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