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3月29日訊(記者劉克取 通訊員沈世旻)貸款金額大幅增長,越來越多創新型中小企業受益。3月28日,從市市場監管局(市知識產權局)獲悉,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廳日前發布首批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及保險典型案例,武漢經驗入選。
數據顯示,武漢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兩年內實現了“兩個十億”的歷史性突破:2020年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金額突破10億元,2022年貸款金額增幅達到10億元,同比增長62.16%。
加速增長的背后是政銀合作、風險共擔的創新服務。市市場監管局(市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22年末,武漢市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為69.19件,居副省級城市前列。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變“知本”為“資本”,是知識產權運用、轉化的重要內容,武漢市更進一步把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作為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重要渠道,先后突破性建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財政風險補償、貸款貼息及保費補貼等機制,加速推進創新型中小企業實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
據介紹,近年來,市市場監管局(市知識產權局)聯合市金融局、人行武漢分行營管部印發《關于深入開展武漢市專利權、注冊商標專用權質押貸款業務的通知》和《武漢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行動方案》,完善質押融資風險補償機制,設立貸款貼息政策,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深入園區、企業和金融機構基層網點。
同時,先后與中國銀行湖北省分行、興業銀行武漢分行、中國人保、平安保險、太平洋保險等機構達成知識產權金融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五年內,兩家銀行將向武漢市企業提供不少于100億元的知識產權融資支持,3家保險機構將不斷開發新產品,提高知識產權保險覆蓋面。“這表明,知識產權金融服務的普及度和惠及面不斷擴大,有利于創新型中小微企業發展壯大。”
截至目前,武漢農村商業銀行累計發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57億元,累計支持創新型企業300家,領先本地金融機構。據介紹,在市市場監管局(市知識產權局)支持下,武漢農商行建立科技金融服務中心,開發專有科技型企業金融產品,準入38家專業評估機構,加強綜合評估能力,探索知識產權質物處置、流轉的有效途徑。對重點關注企業,可采取一站式綠色服務,七個工作日完成審批放款,全面提升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審批效率。
關注最新民生資訊,請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