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端發力打通“兩個一公里”
——工作方法系列談之四
政策供給“最先一公里”、服務落實“最后一公里”是工作的龍頭和龍尾。抓好“兩個一公里”,從兩端發力,就等于抓住了落實鏈條中的關鍵和重點環節,工作質量和效益才會有保證。
抓好“最先一公里”,就要堅持需求導向、靶向發力。我們要圍繞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深入調查研究,想在前、謀在前,讓政策供給精準對接需求,切實提高政策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當前,人民群眾、市場主體需求多層次多樣化,要求政策供給兼顧各方利益。比如,在壯大民營企業上,我們要堅持企業的合理要求就是政府的工作追求,走進企業生產線,現場感知市場主體需求,認真傾聽訴求,出臺針對性幫扶舉措,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讓企業堅定投資孝感信心、激發創業熱情。
抓好“最后一公里”,就要堅持精準施策、注重實效。好政策重在落實,也難在落實,“最后一公里”往往是成敗關鍵。我們工作不能只停留在文件上、止步在會議上、飄浮在口頭上,必須見諸行動,抓到“最后一公里”乃至“最后一米”。要健全工作機制,完善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暢通惠民渠道,提供更多“零距離”服務,讓服務方便快捷、提質增效。尤其要將政策善意和服務暖意傳導到基層神經末梢,讓好政策聽得到、用得上。
“兩個一公里”是對執政能力、為民情懷、責任擔當的最大考驗,也是政策落實效果的最好檢驗,必須打通,促中間暢通、前后貫通,讓政策紅利充分釋放。我們要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需求和落實兩端發力,制定政策做到聽民聲、知民情、聚民智,實施政策重在排民憂、紓民困、暖民心,評價政策把群眾滿意度作為最高標尺。要以督查形成倒逼效應,對落實政策不力的、進展緩慢的,查找原因、提出對策,啃下“硬骨頭”,消除體制機制障礙,促進政策措施盡快落到實處、見到實效,不斷增強全社會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