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記者從市經信局獲悉,今年1至2月份,我市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10家,較去年同期增加80家,居全省第二位。
我市制定出臺《市級領導領銜招引培植“四上”企業工作方案》,結合全市“5+5”產業鏈鏈長制責任分工,實行“五個一”工作機制,高效統籌推進“四上”企業培育。把工業項目作為進規培育的“后備軍”,建立完善重大項目庫,實行招商引資、簽約落地、開工建設、投產達效、申報納統全過程閉環管理。定期對全市中小企業生產銷售及應稅收入狀況進行摸底調研,選擇高成長性、發展潛力足的優質企業,建立梯度培育“三庫”,即年初培育庫、年中申報庫、年底納統庫。密切關注“小進規”重點培育庫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應稅收入、利潤等重點指標,對接水、電、氣、熱等生產要素供應單位,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問題,幫助企業做大做強、爭取早日進規。
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結合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聯企業、送政策、解難題、穩主體”企業幫扶活動及“千名干部進千企”等活動,精準對接企業需求,著力解決資金、人才、能源保障等方面困難和問題。簡化辦事流程,采取企業先提交進規納統電子資料完成審核,再完善補充紙質材料,推行并聯辦理、錯峰提交、容缺審批,確保應統盡統、應進全進。
同時,落實扶持政策,激發進規動力。制定出臺《關于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從營造崇商重企濃厚氛圍、建立親清政商關系、完善民營經濟服務平臺、支持民營企業破解融資難題、支持民營企業解決用工難題、支持民營企業降本減負、支持民營企業加大科研投入、鼓勵民營市場主體“個轉企”“小進規”“小進限”等21個方面推進經濟有序健康發展,形成政府引導、市場主體參與的“大合唱”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