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2023年長江經濟帶(武漢)水·生態環境科技博覽會開幕式在武漢客廳舉行。 記者劉斌 攝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3月22日訊(記者宋磊 通訊員郭育軍)機器人鉆進管道智能疏通,無人船自動巡航清理水草。3月22日,2023年長江經濟帶(武漢)水·生態環境科技博覽會上,約100家來自國內外知名企業參展,500多種新技術、新產品、解決方案和應用案例令人耳目一新,科技感十足。
展臺如擂臺,參展企業比拼產品、亮出“絕活”,其中不乏“跨界”之舉。
中建三局展臺上,暗涵清淤機器人、分散式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模型等引得觀眾駐足觀看。建筑行業“跨界”涉水業務并非偶然,中建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搶抓新興市場機遇,2022年9月,該局成立了水務水利事業部,統籌其下屬的綠色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全面推進涉水業務發展。
記者在展臺看到,暗涵清淤機器人如同一臺縮小版的挖掘機,體積不大,構造精密。工作人員介紹,這款機器人具有良好的地形適應能力,不受暗涵內水位影響,其鏟斗具有15噸推力,還可將清理的淤泥通過自帶升降機抬出地面,方便清理。“清理效率可達每小時18立方米,可取代一個4-5人的人工班組?!?/p>
“快速落地、迅速啟用”,展臺上,分散式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外形如同一個集裝箱,它其實是一個微型污水處理廠,用起重設備吊裝于安裝地點,即可投入使用,非常適合高速公路、旅游景區等處理量不大的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而且拆除、安裝簡便。
科技創新升級,延伸產業鏈條,無人駕駛技術也運用到水務作業設備中。在小虎鯨(武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現場展示該公司最新的無人駕駛清潔船,外觀新穎現代。該船使用了當前前沿的L4無人駕駛技術,能根據預先程序設置,可完全代替人工,精準實施水面垃圾清理、水質監測、智能巡檢,適用于城市內河、中大型人工湖等水域的日常維護。
數字化轉型,令水務服務更加高效、聰明。
“我們搭建一個數字平臺,為供水等水務服務提供個性化技術支持。”武漢智博創享科技展出其研制的智慧水務系統平臺,這個平臺已被國內多個城市的水務部門運用,其利用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建成一個集供水大數據分析、智能監控、智慧運維、信息化管控為一體的智慧平臺。其中,“供水一張圖”功能能將供水管網可視化展示,實現管網故障自動識別、實時預警、精準定位,還能完成遠程抄表、營業收費等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