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網訊(記者劉曉雙 通訊員趙睿) 30只東方鸻(héng)飛抵長江新區武湖生態綠心休憩。“當時在一處環境幽靜盛開黃色野花的沼澤地,一只游隼從我頭頂飛過后,驚起一群鳥,我連忙拿起相機猛拍,回看圖片發現原來是東方鸻。”3月21日,東方鸻發現者、武漢市觀鳥協會會員高然向長江網記者說出自己3月18日的奇遇。
東方鸻在長江新區武湖沼澤地休憩覓食。岑海 攝
東方鸻屬鸻科鸻屬的一種中小型涉禽,體長約24厘米,褐色及白色鸻,嘴短,是遷徙性鳥類,具有極強的飛行能力,通常沿海岸線、河道遷徙。生活環境多與濕地有關,棲息于海濱、島嶼、河灘、湖泊、池塘、沼澤、水田、鹽湖等濕地之中,在西伯利亞南部、蒙古和我國的內蒙古、東北地區繁殖,遷徙經過中國中東部到澳大利亞越冬。
此前,武漢也只有一兩次發現東方鸻的記錄,最近一次是2022年曾在江夏梁子湖被發現。“在長江新區武湖一次性記錄到30只東方鸻,數量非常罕見。”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顏軍說。
顏軍分析,這群東方鸻是春天北返路過武漢停留休憩,待補充能量后繼續北飛,長江新區武湖自然生態稟賦好,湖泊周邊分布的沼澤為東方鸻提供覓食休憩等適合的生境。
當天除發現東方鸻外,在長江新區武湖還觀測到114種鳥類,包括7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斑頭秋沙鴨、白琵鷺、普通仔佤浯洹⒑祧饋⒂析饋⒒肌£
在長江新區武湖灘涂上休憩的蒼鷺、斑嘴鴨和白琵鷺。馬麗霞 攝
湖水面積為25.5平方公里的武湖,被喻為長江新區的生態綠心,近年武湖鳥的種類和數量逐年增加。2018年2月,武漢市觀鳥協會開始在武湖開展野生鳥類觀察監測,受觀測手段限制,當時觀測到32種7100只水鳥,到今年3月,已達114種。當天7個觀察隊,最多的1個隊統計出11408只。“3月下旬冬候鳥陸續離開武漢往北遷徙,一天觀測到114種,僅1個隊就觀測到1萬余只鳥,種類和數量龐大。長江新區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吸引鳥兒停留,這與該區近年加大對生態環境保護密不可分。”顏軍說。
當天觀鳥愛好者在武湖還發現了其他鳥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可愛的鳥類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