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泰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安泰信用”)正式掛牌入駐位于武昌區中北路上的碳匯大廈。此次和安泰信用一起首批入駐的,還有來自全國的其他9家雙碳頭部企業。
武漢首義科技創新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給企業做咨詢服務。記者許魏巍 攝
“碳匯大廈是武昌區集中雙碳龍頭資源打造的全國首個雙碳產業特色樓宇。前期,提交意向入駐申請的雙碳企業有80多家。”武漢首義科技創新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激光介紹,在近半年招商中,他們已接待了從全國各地前來實地考察的150多家雙碳企業。不少雙碳企業,甚至提出要帶著自己的上下游“抱團入駐”,武昌區雙碳產業聚集效應正逐步顯現。
目前,依托中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碳登”),武昌區正以碳匯大廈為核心,加速構建全國碳金融集聚區。
“進入雙碳產業的核心區”
武昌碳匯大廈。記者許魏巍 攝
3月13日,長江日報記者在碳匯大廈見到馬激光時,他正在整理即將外出招商的材料。2022年9月,武昌區碳金融招商專班正式入駐碳匯大廈現場辦公,馬激光開啟了密集的出差模式。
“去考察、去學習、去招商!”馬激光介紹,打造碳金融產業是一個全新的課題,碳匯大廈應該如何打造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益呢?帶著這個問題,專班跑遍了全國首批碳交易的所有試點地區。“去年下半年,我們對接了全國150余家碳產業鏈企業,邀請了79家企業到碳匯大廈實地考察,上門拜訪了40家企業。”
“外出走訪、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在很多發達地區,雖然涉碳企業豐富,但都沒有形成聚集。”馬激光回憶,有一次專班拜訪完一家雙碳評級企業,接著要去一家雙碳咨詢企業,中間開車就花了一兩個小時。
企業之間距離遠,上下游之間不甚了解,不利于雙碳產業鏈的打通發展。經過研究,武昌區確立了精準招商、優中選優的準則,決定將碳匯大廈打造成全國首個雙碳產業特色樓宇。讓雙碳產業鏈的頭部企業在大樓內就能實現真正的聚集,為雙碳企業提供合作平臺。
馬激光說:“我們不僅圍繞雙碳產業鏈,聚焦央企、國企、上市公司及其他雙碳領域頭部企業精準招商。同時通過產業引導空間,劃分了碳金融集聚區、碳市場服務區、碳管理咨詢區、碳科技創新區、碳產業發展區等五大專區。”
2022年10月10日,中碳登正式入駐碳匯大廈。碳匯大廈的磁吸效應更加凸顯。
馬激光介紹,有一家省內的頭部企業主動找上門來,企業一開始準備以設立子公司的形式入駐大廈,但在現場考察后,該公司董事會一致決定,將總部整體搬遷入駐。
“這里匯集了行業內各領域的優質資源,入駐碳匯大廈就如同進入了雙碳產業的核心區,企業發展將走上快車道。”該公司負責人說。
雙碳企業建起樓內“生態圈”
已經入駐武昌碳匯大廈的企業,安泰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記者許魏巍 攝
成立于2001年的安泰信用,是湖北省唯一一家取得中國證監會資信評級機構備案資質的法人資信評級機構,辦公區在碳匯大廈25樓。
近日,除了安置新環境,公司評級總監袁辰云一有空就喜歡在樓內上下走動。
“大廈里都是雙碳產業的上下游企業,大家集聚在一棟樓內,業務合作更方便了。”袁辰云說,去年底安泰信用和碳匯大廈一簽約,他們就和樓內其他頭部企業取得了聯系,如中碳登、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國檢集團湖北分公司等。
“我們與相關機構在碳金融、碳資產、碳關稅、碳定價等領域具備廣闊的合作空間。”袁辰云介紹,比如在綠色金融領域,尤其是綠色債券、綠色信貸等場景下,中國國檢、中環聯合等專業機構的碳檢測、碳核查服務能力,與安泰信用在金融服務、信用服務領域的經驗相結合,可以更好地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安泰信用總裁鄭杰說:“我們希望能夠與生態伙伴們一道,結合自身專業優勢,扎根湖北、聚力武昌,助力以湖北為代表的中部地區信用服務體系建設和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有的企業忙著談新業務,還有的企業入駐的同時把自己上下游的資源也帶了進來。中財荃興綠碳科技湖北有限公司在大廈14樓,目前正在加緊裝修。
該公司總裁陶宏玲介紹,決定申請入駐碳匯大廈后,中財荃興綠碳又引薦了永業行碳中和研究中心、武漢本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長江高新創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
“去年9月,我們收到武昌區的邀約后,經過現場考察和線上溝通,只用一周時間,我們就決定申請入駐碳匯大廈。”陶宏玲說,除了看中武昌區優質的營商環境,碳匯大廈上下游企業聚集的特點也十分具有吸引力。企業與碳匯大廈打造雙碳生態圈的想法不謀而合,所以力薦相關企業入駐,進一步豐富碳匯大廈產業鏈。
為企業搭建“雙碳生態圈”
第三期“首義論碳”沙龍在碳匯大廈舉行。記者覃柳瑋 攝
3月9日,第三期“首義論碳”沙龍在碳匯大廈舉行。來自武漢市司法局、武漢仲裁委、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武漢市檢察院、武漢市地方金融局、高校、律所、企業、中碳登等各行各業的30多位專家學者,一起探討了碳金融法制建設等問題。此前,碳匯大廈還舉辦了關于“綠色建筑與減碳”和“低碳社區建設”為主題的“首義論碳”沙龍活動。不少企業之間現場就達成合作意向。
永業行碳中和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劉小方說:“‘首義論碳’沙龍非常好,每期的主題都與碳產業密切相關。與這些職能部門、行業專家直接對話,我們能了解政府的最新政策,他們能了解企業的切實需要,大家實現了雙贏。”
“首義論碳”活動的開展,是碳匯大廈為入駐樓內的雙碳企業和未來入駐金融集聚區的涉碳企業搭建“雙碳生態圈”的一個縮影。
“好的營商環境,除了相應的優惠政策,更應為企業搭建廣闊的生態圈,才能讓它們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2023年2月,碳匯大廈開始籌建中國(武漢)雙碳產業暨碳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閻忠寧介紹,“雙碳生態圈”包括雙碳企業、職能部門、專家教授、產業聯盟等,將為大家提供一個信息交流、項目對接、政策研究、成果發布的平臺。
全國兩會期間,多位來自湖北的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建議和提案中,雙碳目標、循環經濟、節能降耗是高頻詞。湖北作為全國首批碳交易試點地區,經過十余年探索實踐,運行成效全國領先。
馬激光表示:“碳匯大廈是以核心企業打造核心樓宇,下一步,武昌區將以碳匯大廈為核心,輻射周邊樓宇,努力形成低碳產業鏈,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助力全國低碳產業示范區、全國碳金融集聚區建設。”
武昌碳匯大廈。記者許魏巍 攝
(長江日報記者楊蔚 覃柳瑋 通訊員況昕昀 方霄 劉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