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來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當武漢新城一子落定,光谷這片熱土將更加滾燙。
“光谷企業家日”的設立,正當其時。
2月2日,光谷迎來首屆“光谷企業家日”慶祝大會,以一座城市的名義致敬企業家。
“迎來自己的節日,對光谷的發展更有信心!”自去年12月5日“光谷企業家日”設立至今,企業家們熱議著屬于自己的企業家精神,在這個禮遇企業家的節日深感溫暖,言語中飽含的一份份信心,勝黃金。
光谷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企業家的成長史。從武漢廣埠屯的“電子一條街”,到蜚聲國際的中國光谷。三十余年間,一代代光谷企業家薪火接力,將中國光谷建成全球知名光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3次到光谷考察。殷殷囑托,為光谷和光谷企業家指明發展方向。十年間,中國光谷砥礪前行,“國之重器”密集落子,光電子信息產業領域獨樹一幟,這里成為湖北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重要一環。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
邁向下一個30年,創新、堅守、責任、夢想、奮斗、冒險、家國、使命等一個個關鍵詞書寫的企業家精神繼續閃耀,光谷將匯聚起光谷企業家群體的力量與智慧,打造出一座“科學之城”“追光之城”“向往之城”,謀篇承載起武漢新城,全速奔赴“世界光谷”新征程。
“先行者”建功新時代
自立自強勇攀科技高峰
華工科技員工展示生產的400G光模塊。 長江日報記者 高勇 攝
“突破‘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刻不容緩”“把科技的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們這一代人必須承擔起這一光榮使命”……
去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華工激光,一聲聲叮囑,令在一旁介紹的華工科技黨委書記、董事長馬新強倍感振奮。
言語鏗鏘,是激勵,亦是肯定。20多年來,華工科技憑借60多項國內行業第一,為中國激光贏得全球行業話語權,點亮了“最亮的光”,見證著光谷企業家們的精神基因。
用馬新強的話說,“企業家精神是進無止境的探索精神、不囿陳規的開拓精神、厚積薄發的匠心精神、胸懷家國的擔當精神”。
光谷的35年間,一批批企業扎根在昔日的荒地上、鐵棚中,用長期主義的堅守,挺起了科技自立自強的脊梁。
1984年,馬新強考入華科大激光專業,多年后,他帶領著名不見經傳的校辦企業,一路成長為“中國激光第一股”;1985年,同樣從華科大走出的孫文,白手起家創立了中國第一家激光企業楚天激光,三年后,研制出中國第一臺工業激光設備——激光焊接機。
40多年前,20多歲的童國華帶著朝圣般的心情,第一次走進郵科院,從此與光通信產業結緣。2004年,武漢郵科院改革“生死一線”的時刻,童國華臨危受命接任院長。幾年后,武漢郵科院在他的手中“活了下來”,并從30億元的企業跨越到百億元企業之列。
2011年,莊丹出任長飛總裁,帶領企業成為行業第一家A+H股兩地上市企業,連續6年市場份額全球第一。
2018年,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和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重組,中國信科成立。新生的中國信科與“三十而立”的光谷一同出發,扛起中國無線通信、光纖通信引領發展的戰略大旗。
起于微末,終成重器。一個個十年的接續,一位位光谷企業家的“冒險基因”碰撞“科學基因”,生長出“國之重器”。
去年10月,國內首條三維五軸激光切割裝備流線化智造生產線在華工科技投產,激光裝備生產效率提升200%。一個月后,國內首臺G4.5新型顯示噴印裝備進入武漢華星光電中試生產線,以全新“打印”技術來生產顯示面板。這一技術,目前全球僅少數幾個國家掌握,有望成為新型顯示行業的“光刻機”。
回望更多領域,長飛成為全球第一大光纖預制棒、光纖和光纜供應商,領跑全球行業;我國首臺萬瓦連續光纖激光器在銳科激光誕生,結束了我國不能自主研發高功率光纖激光器的歷史;高德紅外成功研制高性能制冷單色百萬像素紅外探測器芯片,填補了我國在相關領域的空白。中國信科在國內率先實現硅光芯片技術向Tb/s級的首次跨越、人福醫藥打破國內外鎮靜藥物領域近30年無創新藥上市的局面……
從一個30年邁向下一個30年,光谷企業家目光堅定——擔使命、謀自強。
莊丹說:“不能做其他國家的技術附庸,自己的碗里要裝自己的糧食。不僅要裝自己的糧食,連碗都是自己做。”
“匠心者”闖出新天地
堅守主業練就“獨門絕技”
蘭丁股份技術人員展示便捷式數字玻片圖像掃描儀。
去年12月,光谷迎來首個“光谷企業家日”。當月,4家光谷企業陸續登陸股市。
翻開光谷這座“上市谷”的2022年成績單,7家上市或過會企業中,5家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專精特新“小巨人”。
鉆勁,是“小巨人”企業家們共同的成功密碼。各自賽道上,他們匠心于創新,練就一項項“獨門絕技”——
專注造“芯”。劉勝帶領飛恩微電子二十余年攻堅電子封裝行業核心技術,實現了高密度高可靠電子封裝從無到有、產學研的核心裝備從0到80%的國產化;劉德珩2015年回國創辦聚芯微電子至今短短數年,走出了一條全IP自研國產化道路,研發的飛行時間傳感器芯片打破國外在該領域的壟斷。
一路“追光”。“80后”海歸陳抗抗2010年創辦安揚激光,從事皮秒光纖激光超快光源產品研發與生產,已掌握超快激光核心技術;劉志強放棄穩定的教師崗位“下海”創辦的四方光電,光學氣體傳感器產品銷往“四方”,成為世界500強及全球細分領域頭部企業的配套供應商。
“醫心”一意。年過六旬的孫小蓉帶領蘭丁股份扎根腫瘤自動檢測領域已是第23個年頭,累計為上千萬名婦女做了宮頸細胞病理檢測。看到了國內體外診斷行業與歐美國家的差距,陳莉莉2008年創辦的明德生物專注體外診斷領域,研發的POCT(即時檢驗)產品已覆蓋全國超5000家醫療機構。
探星觀地。敏銳意識到全新技術將為測繪行業帶來全面變革,郭晟1999年創辦立得空間,研制出中國第一臺移動測量系統,開創以“移動測量”和“實景地圖”技術帶動的新型業態;付誠帶領依迅北斗團隊20年逐夢北斗,牢牢掌握了多模多態組合導航算法與空天地海通導遙一體化定位自主核心技術。
近年來,不斷鉆研的光谷“小巨人”們,頻頻獲得國家點贊。
飛恩微電子,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立得空間,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次、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次;夢芯科技,中國衛星導航定位科學進步獎一等獎……
“常為新”的光谷,“小巨人”們將繼續“鉆”下去。孫小蓉說:“不斷超越,領跑中國人工智能篩查宮頸癌。”劉德珩說:“我希望縮小中國半導體行業與國際先進國家的距離,立志做成全球光學傳感領域的領軍企業。”
城市造就企業家,企業成就一座城。
去年,光谷70家企業新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占全省的四分之一。
如今,光谷擁有的95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超500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見證著世界級產業集群的不斷崛起。
以光谷為核心承載區,武漢市光電子信息集群在工信部第三輪先進制造業集群決賽中勝出入選先進制造“國家隊”。美國國際光學工程協會公布的全球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中,光谷是中國唯一上榜區域。
歷經30余年發展,光谷“小巨人”散發大能量,成為光谷打造“光芯屏端網”、生命健康兩大萬億產業集群的硬核支撐。
“逐浪者”制勝新賽道
守正創新開啟下一個30年
“武漢藍”下的光谷未來科技城充滿活力。 長江日報記者 楊濤 攝
去年12月,“光谷企業家日”設立5天后,一部動畫劇《三體》上線開播,短短1小時,點擊量便突破8000萬。
這部“神劇”的聯合出品企業,是光谷企業藝畫開天。這家2015年成立的創業公司,如今估值近25億元。
在光谷,正在崛起一批藝畫開天一樣的“后浪”。在新一代光谷企業家身上,有著更多的關鍵詞。
破圈,是藝畫開天創始人兼CEO阮瑞的回答,擁有《三體》《靈籠》等動畫力作,他希望中國精品動漫能夠持續破圈并且擁有長線的生命力,希望中國動漫IP走向海外,傳遞東方哲思。“我們一直努力的,就是破圈。”
長期,是福祿控股創始人、董事長符熙的回答。他帶領企業在2020年成為“武漢互聯網企業境外上市第一股”,是中國最大的第三方虛擬商品及服務平臺運營商。
這位與光谷同歲的青年企業家在上市致辭中說:“我們要一如既往堅持長期主義,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與產品,助力整個虛擬商品及服務行業的成長。”
堅持,是華引芯“80后”董事長孫雷蒙的回答,“在光谷,只要堅持做一件事情,就能得到欣賞”。
光谷“馬蹄蓮”旁創業5年,華引芯自主研發的倒裝LED、垂直LED、高壓LED、Mini/Micro LED芯片,及其封裝器件、半導體光器件,光電性能已達世界水平,彌補了我國在該領域的技術空白。
“后浪”之中,有與“前浪”同樣的堅守與創新,也掀動著新的產業浪潮。
他們既有人投身“那束光”,加速世界級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的打造,也有人走在前沿,為元宇宙、人工智能、腦科學、5G等新興技術賦予產業力量。
浪潮之中,僅在去年前11個月,光谷新登記市場主體3.54萬戶,其中新登記企業1.93萬戶,同比增長近18%,光谷“后浪”不斷匯聚。
“后浪”涌來,“前浪”并沒有“躺平”在沙灘上。 去年12月,達夢數據庫IPO過會,將成為光谷第60家上市企業。78歲的創始人馮裕才,在2000年創建的達夢數據庫是我國第一個數據庫公司。 這位“70后”,是光谷創業的“前浪”,也是資本市場的“后浪”。 前后浪起時,和眾多光谷企業家一樣,馮裕才不變的是夢想與堅守,“我是一位做自主可控國產基礎軟件的追夢者,是一位痛并快樂著的創業者,也是數據庫中國夢的堅守者”。
在光谷,浪潮時時涌動。回望最初的浪花,光谷企業家追憶著“中國光纖之父”趙梓森院士、楊叔子老校長和“武漢·中國光谷”的首倡者黃德修,大家紛紛表示:“將在‘追光逐芯’的路上,發揚老一輩科學家的精神,為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而奮斗,加速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光通信產業集群!”
展望新時代的潮起,光谷企業家勇立潮頭,攜手建設武漢新城的全新藍圖。未來,這里將打造世界級科創策源高地、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地、全國科創金融中心、國際交往中心、中國式現代化宜居濕地城市樣板,這里將為創新創業鋪展更加廣闊的天地。
光谷企業家們備受鼓舞,“‘光谷企業家日’凝聚起企業家的奮進力量,企業家精神將更加綻放光彩!”“我們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將繼續與光谷下一個30年同頻共振!”
光谷企業家代表談弘揚企業家精神
武漢光谷未來科技城,一批青年科技工作者相聚在“馬蹄蓮”下,暢想未來。 長江日報記者 高勇 攝
光谷企業家協會會長童國華:
企業家精神是七色“彩虹精神”,分別是:創新精神、冒險精神、合作精神、敬業精神、學習精神、執著精神以及誠信精神。
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莊丹:
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始終堅守實體經濟,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牢牢地守好“全球第一”的位置,為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和新型工業化貢獻力量。
武漢蘭丁智能醫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小蓉:
作為一個企業家,堅定執著、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及自我挑戰的毅力,自律的精神,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
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CEO趙軍:
我們在顯示領域肯定不是靠面板廠自己單打獨斗,一定是以產業鏈的協同和生態鏈的協同一起把整個產業鏈的價值做起來,TCL華星非常重視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會一起把這個生態做好。
盛隆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元德:
創新創造精神、奉獻精神、堅持奮斗精神。企業家要對群眾有幫助,對社會有貢獻。
武漢帝爾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志剛:
高科技企業必須注重原始創新,通過高技術含量創造高附加值,維持高研發投入打造高競爭力,進而持續保持高成長,實現高速高質量發展。
湖北盛天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賴春臨:
在互聯網浪潮里,海闊憑魚躍,創業就是最美的姿態。作為創業者,要有自我奉獻的精神。選擇意味著風險,我愿意帶頭承擔風險,最終靠結果驗證當初的選擇。
武漢長盈通光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皮亞斌:
企業家精神是商業經濟的內在驅動力,是社會擔當精神、持續創新精神和冒險進取精神的綜合體現。
武漢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煥春:
實現科技創新與市場經濟的深度融合,這就要求我們科學家要有企業家的頭腦,企業家要有科學家的頭腦。
立得空間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郭晟:
以實干奮斗、開拓創新的企業精神,形成了“產品能力、管理能力、服務能力”三張金名片,致力于成為“行業品牌領跑者和標準制定者”,為實現“服務智慧生活”的美好愿景而奮斗。
蓋瑞特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張越:
我心目中的企業家精神是:創新不怠、靈活敏銳——與時俱進跨越發展的意識;勇挑重擔、堅韌不拔——有勇有謀果敢決策的品格;敬業務實、客戶至上——立足東方服務東方的責任;與社會共創、共享價值,推動可持續發展——共塑未來的遠見!
施耐德電氣制造(武漢)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聰:
我秉承的企業家精神是胸懷家國,志存高遠,在迷霧中探明方向,處危機時力挽狂瀾,不斷引領創新與變革,專注于為社會和客戶創造長期價值。
鴻富錦精密工業(武漢)有限公司黃坤瀛:
我理解的企業家精神是聚沙成塔的堅毅品格,遜志時敏的學習能力,別出機杼的創新思維,精雕細琢的工匠精神!
(長江日報記者李昕宇 柳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