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游客入園量近3萬人次,全媒體曝光量突破4億……今年春節,武漢景區旅游市場加速回暖,于春節前夕開街的木蘭不夜城圈粉無數,成為武漢夜間旅游的新亮點。
日均3萬人次入園,年輕游客超40%
2月1日晚,木蘭不夜城燈光璀璨,街市上熱鬧非凡。位于黃陂區杜堂村木蘭花鄉景區的木蘭不夜城作為今年新鮮亮相的夜游項目,為游客帶來耳目一新的旅游盛宴。連日來,木蘭花鄉停車場停滿了來自各地的車輛,景區內酒店和民宿春節期間的房間也早早預訂滿。
“不破不立,近三年,我們一直在謀劃木蘭花鄉的提檔升級。”木蘭花鄉總經理陳悅表示,趁著游客稀少,景區不斷擴大規劃建設,在景區原有項目基礎上,打造出一處木蘭文化主題沉浸式互動體驗空間——木蘭不夜城。
武漢旅游市場今年迎來“開門紅”,木蘭不夜城成為最受矚目的夜游項目之一。據統計,從1月18日正式開街到1月27日(正月初六),景區總計接待游客264602人次,日均游客入園量近3萬人次,同比去年春節增長220%。全媒體曝光量突破4億,多個話題沖上媒體熱榜和熱搜,在全網展示了武漢旅游的魅力。
“木蘭不夜城”開業后,木蘭花鄉景區工作人員發現,前來景區的客群已發生了根本性轉變,“之前木蘭花鄉景區的客群多以中老年度假和親子團體為主,現在通過新媒體傳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和外地游客來到景區打卡。”數據顯示,18—35歲之間的游客比例超過40%,周邊省市的游客占20%左右,以信陽、隨州、黃岡等地游客居多。不夜城的燈光、表演給游客留下了比較深的印象,“晚上的燈光確實漂亮,各種小店和表演也比較多,比較適合拍照。”
15場主題表演串聯,沉浸體驗木蘭文化
夜幕降臨,一場名為“北魏盛世”的演藝在木蘭廣場上演。沿著木蘭廣場步入“東市里”,好似一秒穿越進入一場古人的奇幻夜。街區內15大主題舞臺輪番進行藝術演藝,一場場精彩的行為藝術將木蘭的故事向來客娓娓道來:青春時光當戶織布、征戰沙場熱血報國、建功立業辭官回鄉等,游客徜徉其中,邊走邊看。
木蘭不夜城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武漢的首個“不夜城”,木蘭不夜城為木蘭文化展示的集中地,也是一座大型沉浸式夜游街區。景區內所有的演藝和場景的打造都是基于木蘭辭中的元素提煉和木蘭代父從軍故事線的延展,在不夜城游覽一圈就相當于沉浸式體驗了一遍《木蘭辭》中講述的動人故事,“最受歡迎的項目是網紅不倒翁演出、木蘭廣場篝火演出、北魏盛世演出和東市里繡球樓的木蘭招婿演出。這些演出都有著較強的互動性,比如不倒翁演出時給游客發糖、木蘭招婿游客親自參與到演出中,提升了大家的觀演體驗。”
此外,街區內還有敦煌壁畫中飛出的九色神鹿、懸浮于空中的金色樓閣等各種以光影打造的場景,搭配藝術表演,為游客帶來一場古風視覺盛宴,既能體驗北魏氣魄,又能感受現代潮流,融入當地特色文化。
打造消費新場景,文創和美食受熱捧
縱觀全國目前比較火爆的夜游點位,離不開對適合夜間消費文旅資源的挖掘和創新,再以當下潮流元素的設計、塑造和傳播。木蘭不夜城在加速文化傳承與交流的同時,也打造出文旅消費新場景,為游客提供了藝術潮玩街區和美食集結地。
“吉祥物小兔子、小老虎,手工藝布包,植物印染圍巾等等都很走俏。”湖北百布堂手工家紡有限公司在木蘭不夜城開了一家分店,“棗陽粗布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張其華告訴記者,其主營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棗陽粗布制作技藝”制作的文創產品,生意火爆,現場擺放的織布機也引起了游客的圍觀。
據介紹,在木蘭不夜城還未動工前,其管理團隊就已經開始進行營銷策劃和業態布局,景區內的商戶經過多輪招商、選商確定,力求更加符合不夜城的定位。并通過全員參與、全媒體推廣、熱點事件營銷等帶來龐大流量。景區舉辦的線上挑戰賽、線下紅包墻等活動,也讓更多游客參與到助推“木蘭不夜城”出圈中來。
在木蘭不夜城,還有黃陂三鮮、縉云燒餅、袁家村老酸奶、老成都串串、老北京爆肚等天南地北的美食匯聚。木蘭不夜城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游客最愛的美食有長沙臭豆腐、火爆大魷魚、黃陂三鮮等,長沙臭豆腐一天賣出1200碗,很多商戶的日營業額突破萬元大關。兔子面具、手提小花燈等文創品也頗受歡迎。同時,與木蘭花鄉景區相鄰的姚家集街道,住宿、餐飲等行業的經營狀況明顯好轉。
熱點景區常常伴有衛生、擁堵等共性問題。面對龐大的出游人群,木蘭花鄉景區如何應對?工作人員介紹,景區專門開設了游客投訴/建議通道,每天根據游客反映的問題,連夜調整方案,安排專人督導落實。通過加派人手、增加標識、重新規劃游客動線等方式促進游客反映較多的衛生、入園檢票、擁堵等問題快速、有效解決,確保游客能有更好的游玩體驗。
(長江日報記者葉飛艷 通訊員李正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