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不起眼的門楣,一段街頭小巷,一張地圖,在江漢路街頭,年輕人在歷史建筑與“老字號”之間穿梭,尋找可能的蛛絲馬跡,最終還原一段蕩氣回腸的紅色故事……
近日,江漢路步行街區拿到新“劇本”——《江城往事》,變成實景娛樂的大型“文娛消費新創境”。
街區共設置了12個互動裝置,分布在街面、商鋪,以復古電話亭、報刊亭、告示牌等造型呈現,以江漢路歷史上的真實事件為藍本,融入了精巧的解謎游戲,在引導市民游客打卡解題的同時,還發揮其主要功能:為街區商戶“帶客引流”,促進線下實體消費,讓游客體驗沉浸式旅游與快樂消費。
沉浸式逛街
市民街頭“穿越”時空解密
市民體驗《江城往事》。記者喬馳 攝
1月16日,記者來到江漢路步行街循禮門路口,看見步道一側的空地上放置著一座木質舊報亭,緊鄰的是一座老式公告欄,上面張貼著36張復古廣告海報,有汽車、化妝品、飲料等,頗具年代感,這里是《江城往事》游戲的起點。
“第一次在街頭玩,這個游戲太有創意了。”市民秦女士和閨蜜原本約定一起逛街,正巧路過看見了《江城往事》游戲,便臨時決定嘗試一下。
街頭的復古電話亭藏著解謎線索。記者喬馳 攝
她們觀察了一下廣告海報,發現里面埋藏著一組數字密碼,再將數字按一定順序輸進舊報亭的密碼鎖,鎖邊“噠噠噠”輕響,自動吐出一張紙片,指引出下一個關卡的線索和位置。
秦女士告訴記者,自己算是密室逃脫“資深玩家”,但過去都是在封閉的室內游玩,這次能在江漢路步行街上進行解密探索,是一次非常新鮮的體驗,“第一關的難度不算小,我很好奇故事的全貌是什么”。
據介紹,《江城往事》以上世紀30年代江漢路的一次真實火災事件為藍本,創作出地下工作者為了保護重要情報與敵人巧妙周旋的故事主線,玩家的任務就是要探尋火災背后隱藏的秘密,還原真相。
《江城往事》共設置了12個關卡,分布在江漢路步行街區的街頭巷尾以及商戶店鋪中,配合自動化系統、聲光電裝置和店鋪中的“演員”,提供沉浸式的解密體驗。
疊加互動娛樂
街區停留時長或延長一倍
游戲起點設在江漢路步行街循禮門路口。記者喬馳 攝
璇宮飯店是啥來歷?號稱“武漢諜戰片最佳取景地”的是哪個里分?江漢醫院的舊址在哪里?在江漢路上,一個個不經意的角落里,這些問題都有答案。
《江城往事》通過實景互動娛樂,將這些答案放到每個人的眼前。12個關卡中,探索江漢醫院舊址、璇宮飯店、四明銀行等歷史遺跡,參觀“紅色印記”展覽,通過無人值守的“數字化”互動娛樂裝置,進一步了解江漢路步行街的歷史文化。
而商家則可以在游戲中獲得有效客戶。《江城往事》通過游戲線索,將玩家引導進店。Mark食集、新金珠寶、順香居、三聯書店等商家安排了專人扮演游戲角色與玩家互動,還會給玩家提供消費優惠。
《江城往事》與江漢路步行街商戶聯動,吸引玩家進店,為商戶引流。記者喬馳 攝
Mark食集的客流主要集中在一樓,《江城往事》將游戲關卡設到其二樓,引導玩家多走走看看;“順香居”是一家擁有91年歷史的“老字號”,“藏”在一棟物業的樓上,《江城往事》將該店的2個卡座改成了“密室”,引導玩家入店探索。
經過測算,疊加互動娛樂后,游客在街區逛街、消費時長將增加1倍。
據了解,目前《江城往事》前半程可免費體驗,跟著游戲感受江漢路豐富的人文與歷史底蘊,后半程裝置和機關多為室內環境,為防止人流過大,需購買門票方可使用。
江漢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江漢路的消費人群集中在30歲以下的年輕人,在這樣的群體中,對于沉浸式娛樂項目接受度高。
(長江日報記者喬馳 通訊員張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