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小區變得亮堂了,再不用拿著手電筒出門了?!本用窈句摳锌卣f。12月26日,長江日報記者采訪了解到,近日,青山區園林路綠景苑小區在社區、居民、物業、業委會的共同努力下,增設了23盞路燈,滿足業主夜間出行及日常生活需求,提升了小區居住舒適度。
物業工作人員正在清理安裝路燈的地面。通訊員供圖
小區業委會副主任胡勝利介紹,綠景苑小區建成于2003年,共有25棟樓、49個單元、682戶居民,“原來的舊路燈裝得真的太高了,每次換燈泡,物業還得安排起重機,居民也得配合挪車,很不方便?!?/p>
“居民對于換路燈有著迫切需求。”武漢市興城物業綠景苑小區物業項目經理王玲介紹,進入12月后,天黑得早,居民多次向物業反映小區的路燈設施老化、不夠亮,出行不方便。
12月2日,綠景苑社區黨委書記余鋒召集了居民、物業、業委會三方聯動會議,就小區增設、維修路燈的情況征集居民意見。居民紛紛提出建議:“可以更換矮一點的路燈,又亮又不用挪車,也不需要用到起重機了?!薄霸谔貏e暗的地方加裝一些路燈,這樣就不影響出行了。”
胡勝利介紹,居民對這次換路燈的事情高度關注,業委會及熱心居民代表陪同物業人員一起實地查看小區里需要更換、維修、增設路燈的點位。
“7棟和1棟拐角處的燈光特別昏暗,影響了車輛通行,可以增設路燈”“22棟和15棟中間有條小路光線不好,可以增設路燈”“4棟外的路燈可以靠近路邊圍欄的位置”……胡勝利說,居民不僅一個點位一個點位地看,還有熱心居民自己手繪了簡易“小區路燈圖”,終于確定了路燈安裝高度、位置、間距等。
改造方案確定了,資金來源又成了新問題。經過三方聯席會議多次協商討論,最終達成資金籌措方案:利用公共收益部分為小區路燈出資換新,物業服務中心負責提供人員配合安裝,并明確了后期的維護與電費。最后的改造方案經公示得到廣大居民的認可與支持。
小區增設路燈,效果當然由居民驗收。改造完成后,嶄新的路燈整齊排列,明亮的燈光照亮小區,居民紛紛在群內分享這一喜訊,“新設的路燈好亮啊,有過節的感覺了!”“現在,路好走了,心也舒坦了!”“公共收益解決了問題,這個錢花得值!”
胡勝利介紹,今年下半年,居民和業委會在社區統籌調度下,通過三方聯動議事,完成多項小區換新工作,如對路燈全面檢查和更換、修繕更換損壞鐵藝圍欄、在地下車庫出入口及路面拐角處安裝減速板、對樓頂墻體裂紋和脫體進行加固和維修等。
“事雖不大,但引導居民主動參與的模式卻很值得參考。”綠景苑小區物業項目經理王玲介紹,這次增設路燈的過程中居民主動參與改造,不僅激發了主人翁意識,也增加了歸屬感,“以后我們將繼續深入推進這一模式”。
物業工作人員正在為增設路燈布線穿管。通訊員供圖
“小區的事情自然由居民自己來做主?!本G景苑社區黨委書記余鋒介紹,今年以來,社區以“共同締造”為抓手,引導小區多元主體共同助力基層治理,鼓勵居民當家做主,現在大家勁往一處使,辦起事情事半功倍,各方都很滿意;同時,“紅色物業”黨建引領和“三方聯動”工作機制的作用也得以顯現,物業企業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社區治理效能不斷提高。
(長江日報記者冷靖華 通訊員段文琦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