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通訊員 張娟

當荊楚大地的民歌遇到三晉大地的戲臺,會碰撞出怎樣的文化火花?
2025年11月13日,在太原市青年宮演藝中心舉辦的“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民歌山西邀請賽上,由湖北省群眾藝術館選送松滋市兩位鄉鎮文化站演員演繹的松滋民歌《跑四回》,用土得掉渣的方言、熱得發燙的生活氣,讓松滋民歌在三晉大地唱響。
作為2025年山西省群眾文化活動的重磅環節,本次邀請賽以“保護傳承民間音樂、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宗旨,匯聚了全國多地原生民歌精品。松滋民歌《跑四回》,這首作品不僅是對傳統民歌的創新,也是荊楚文化在新時代背景下的生動演繹。


松滋民歌《跑四回》來源于湖北松滋兩首民歌的“基因重組”。核心母本是20世紀70-80年代松滋民間傳唱的山歌《十到姐家》,述說青年男子“十次到姑娘家”的故事,展現求愛過程,因方言多,傳播受限。郭本初將十回改成四回,并融入了松滋另一首民歌《扯扯調》節奏輕快、對唱活潑的氣息,強化沖突與喜劇效果。

改編后的《跑四回》,通過“小郎哥,你個苕腦殼,跑四回,背起門板上門噠~”等極具方言特色的唱詞,將青年男女間的俏皮調侃與生活情趣展現得淋漓盡致,既保留了原生態民歌的質樸韻味,又增添了喜劇色彩與舞臺表現力,實現了傳統與現代的有機融合。
(通訊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