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何曉婷 蔣文俐 方濤
李尋歡、陸小鳳、楚留香、小魚兒、花無缺、沈浪、蕭十一郎、葉開、傅紅雪……你最愛的,是古龍武俠世界里的哪位俠客?
今年是古龍逝世40周年。11月13日起,由中國作家協會指導,中國作協社聯部、中國武俠文學學會主辦,浙江省作家協會協辦,古龍著作管理發展委員會、嘉興大學承辦的“飛龍在天”——紀念古龍逝世40周年系列活動在杭州舉行。
古龍,25年內創作了70多部小說。從1965年起,古龍的武俠小說陸續被改編成影視劇,不少作品古龍還參與過導演、編劇。
接下來還有哪些古龍小說將改編成影視劇?古龍影視劇在當下有何魅力?

活動現場
【1】
古龍武俠小說注重意境和氛圍,缺少對場景的細節描繪,部分小說沒有具體的朝代背景,影視改編有較大難度,卻一直是影視化的大熱門IP。
1965年,改編自《劍毒梅香》的電影《千手神拳》上映,這是古龍小說第一次被影視化。
1976年,楚原導演、倪匡編劇的電影《流星蝴蝶劍》大獲成功,正式開啟了古龍的電影時代。
鄭少秋的楚留香、劉松仁的陸小鳳、梁朝偉的小魚兒、潘志文的傅紅雪……這些角色給70、80后一代留下了太深印象。
焦恩俊的李尋歡、黃海冰的沈浪、吳奇隆的蕭十一郎……90后也是看著古龍劇長大的。
從邵氏到TVB再到內地改編,據統計,50多年來,古龍作品至少被翻拍180次,是“被影視改編次數最多的華語作家”,其中《楚留香》系列、《絕代雙驕》等作品被翻拍了10次以上。

鄭少秋飾演楚留香
2018年的騰訊新文創生態大會上,騰訊公布與古龍著作管理發展委員會達成古龍作品十年全系列、全版權的戰略合作。
最新一部播出的由古龍小說改編的影視劇,是2024年開播的,由騰訊出品,孫藝洲、藍盈瑩主演的《歡樂英雄之少俠外傳》。
在“紀念古龍仙逝40周年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上,騰訊視頻、慈文傳媒、愛奇藝、稻草熊影視、檸萌影業聯袂發布全新古龍影視計劃,開啟古龍武俠IP的創新篇章。
接下去,一批由古龍小說改編的影視劇將陸續和觀眾見面。
制片人笑漁宣布,改編自同名小說的短劇《武林外史》將于本月在愛奇藝上線。
由騰訊視頻出品,徐兵執導、編劇,辛芷蕾、尹昉主演的12集武俠劇《金色》,改編自古龍的武俠小說的《大地飛鷹》,3個月前剛殺青,預計在明年播出。相較于1992年TVB版《大地飛鷹》(吳鎮宇、黎美嫻主演),導演徐兵進行大刀闊斧的改編,把主線改為“大女主復仇線”,辛芷蕾飾演的女主章路遙是原創人物,融合了原著里好幾個女性角色的特質。
“希望能把原著里自由又孤獨、殘酷又浪漫的內核和風骨,以影視劇的方式呈現給所有的觀眾和古龍迷。”《金色》制片人黃星說。

《金色》海報
此外,還有不少項目正在籌備中。
由檸萌影視出品,周靖韜導演,任莊柳編劇的《鳳舞九天》,改編自《陸小鳳傳奇》系列,從前年開始籌備,已有1000多天,創作團隊研究了大量古龍的學術論文。
稻草熊影業,目前正在開發《七種武器》系列。根據2025年全國電視劇(網絡劇)拍攝制作備案公示,稻草熊影業分別于今年5月、9月備案了8集古代武打劇《七種武器之多情環》和《七種武器之離別鉤》。
此外,慈文傳媒在2023年立項了三部微短劇《圓月彎刀》《楚留香傳奇之幽蘭詭事》《楚留香傳奇之江湖怪談》,都來自古龍經典IP,并入選了國家廣電總局全國重點網絡微短劇推薦名單。

《七種武器》海報
【2】
近幾年,隨著仙俠題材的崛起,武俠劇逐漸式微,但還是有不少人創作者陸續改編古龍的小說。
古龍影視劇的魅力在哪?
“2019年爆火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里有句名句,‘我命由我不由天’,這種精神在金庸小說很少看到,但在古龍的小說比比皆是。”“浪子的詩與劍——古龍仙逝4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中國武俠文學學會副會長、蘇州大學教授湯哲聲提到了古龍小說的創新和超前。
“龍之江湖——紀念古龍仙逝40周年各界人士座談會”上,中國臺灣中華武俠文學學會秘書長楊鈞皓也提到,古龍小說中的人物和現代年輕人更加貼近,他有更多的孤獨、歡樂,和朋友間的義氣不是門派、幫派義氣,是摻有笑的情義。
古龍筆下多浪子、多兄弟情,著重于角色個性化及內心感情的表達,這很符合當下觀眾的價值取向:愛情不再是必需,而友誼要天長地久。
《鳳舞九天》編劇任莊柳在分享創作幕后時表示,制片人方宴之是古龍迷,在收集到幾本古龍的影視IP后,開始了項目開發。創作過程中,一眾工作人員都被陸小鳳和他朋友們的魅力折服:“力求用當代視角還原原著人物背后的三觀、思想、精神、情義、內核,傳播并影響更多的年輕觀眾。”

《鳳舞九天》海報
不同于傳統武俠,古龍小說里有很多情節是反武俠傳統的。古龍的江湖,沒那么多規矩套路,不講究行俠仗義、家國大義,多以草根視角。
《七種武器》系列的制片人黃亦冬認為,《七種武器》不僅有宏大的世界觀,故事中的人物還有著反英雄氣質,主角們不再是傳統武俠世界中中規中矩的大俠,有的是出身草根的邊緣人物,有的是身處缺陷的矛盾的普通人,每種武器背后都承載著哲學思辨和對人性的深刻洞察。故事對人性的真實描摹,打破了觀眾對武俠人物的刻板印象,更能引發當代觀眾特別是年輕群體的共鳴與思考。

制片人黃亦冬
制片人笑漁也有著類似的感受,《武林外史》中很多內容是反邏輯的:比如男主沈浪,背負血海深仇,但有仇不報,對報仇并不執著。
隨著微短劇的興起,不少像笑漁一樣的制片人開啟了古龍微短劇IP的開發。
在笑漁看來,《武林外史》非常適合改成短劇,其故事、人物非常豐富,戲劇沖突強。在創作《武林外史》的過程中,笑漁越來越有信心,她笑稱“古龍先生的精神狀態領先所有人”,在故事中創作了當下觀眾愛看的人設:“千面公子”王憐花,亦正亦邪;朱七七是首富活財神的女兒,設定非常短劇;白飛飛,一心想為母親報仇,但她的邏輯是,我不是好人,但江湖上的各位也不是。
從文字到影像,又一波古龍熱將要掀起。
(圖片源于主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