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11月13日電(記者馬博文)夜幕降臨,海河畔的天津茱莉亞學院演奏廳燈光漸次亮起。弦聲悠揚,茱莉亞弦樂四重奏以細膩而飽滿的音色,奏響跨越時空的樂章,旋律在穹頂間回蕩,久久不散。
幾天前,這支享譽世界的室內樂團時隔六年再次來到天津,樂團的四位音樂家攜手四位天津茱莉亞學院室內樂專業研究生,共同演繹門德爾松的作品。此行中,他們還舉辦了室內樂指導課、公開大師課和研討課,與天津茱莉亞學院的學生們近距離交流。

11月7日,茱莉亞弦樂四重奏的音樂家與天津茱莉亞學院室內樂專業研究生共同演奏。新華社發 六年前,天津茱莉亞學院曾邀請茱莉亞弦樂四重奏加盟首屆天津室內樂音樂節,為來自紐約茱莉亞學院、舊金山音樂學院等院校的學子開辦大師班,并與彼時剛剛成立的天津茱莉亞室內樂團共同登臺天津大劇院。
“能再次來到中國非常激動,我們非常珍惜在中國演出的機會。”茱莉亞弦樂四重奏大提琴手阿斯特麗德·施文說,“在中國的每場演出,觀眾都反響熱烈,尤其是看到那么多年輕人熱情聆聽,令人非常感動。”
成立于1946年的茱莉亞弦樂四重奏,是紐約茱莉亞學院的駐院樂團。近八十年來,他們以卓越的藝術造詣和傳承精神活躍于國際舞臺,憑借精準的配合與深刻的音樂表達,成為弦樂四重奏藝術的標桿。
對參與此次演出的天津茱莉亞學院研究生朱澤宇而言,這次演出更像是一場真摯的音樂對話。
“排練時,我們彼此傾聽、交流想法,討論每個樂句的情感。他們以開放、熱情的態度分享經驗,也鼓勵我們表達自己的理解。每一次交流都像一次思想的碰撞,讓我對室內樂有了更深的體會。”朱澤宇說。
茱莉亞弦樂四重奏第二小提琴手傅天成說:“不同國籍的音樂家和學生因為對音樂的共同熱愛而相聚在一起,這種跨越文化的連接尤為動人。音樂讓我們明白,無論來自何處,人類的情感是相通的。”

11月4日,茱莉亞弦樂四重奏成員與學生在課堂上交流演奏技巧。新華社發 當全場演出結束,音樂廳中依舊回蕩著音符的余韻,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
“我們希望未來能再次回到這里,繼續與天津茱莉亞學院以及中國年輕音樂家攜手。”施文說,“音樂讓我們相聚,也讓彼此更懂得傾聽——這正是交流最美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