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36歲的直播帶貨服裝店老板娘,跟一個有家室的男人糾纏多年,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懷孕了,這時候,她又遇上了多年未見的前男友,后者因為在車禍案中頂替她入獄,出來后還患上了癌癥。夾在這兩個男人之間,她該何去何從?這是將于11月7日全國公映的由蔡尚君執導的電影《日掛中天》的故事主線。11月5日,該片在北京舉行了首映禮,在131分鐘的時長里,現場觀眾被看似簡單的劇情下面隱藏的巨大情感張力、拍攝地嶺南地區的風貌和主演辛芷蕾、張頌文的精彩演技深深感染,充分領略了這部曾在今年第8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大放異彩的佳作帶來的魅力。

蔡尚君:刻畫人性的復雜與曖昧
《日掛中天》劇本創作始于2017年后,由蔡尚君與妻子韓念錦首次合作編劇。蔡尚君坦言,自己前兩部作品《人山人海》和《冰之下》更側重于“社會學意義上的批判和反思”,而在準備《日掛中天》期間,他更渴望凝視“普通中國人的精神面貌和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困境”,希望通過日常生活的積累與疊加,映射出生命隱藏的意義。片名源自粵劇經典《紫釵記》中的唱詞“日掛中天格外紅,月缺終須有彌縫”,寓意破鏡重圓的希望與裂痕。此次編劇,他們拋棄了先設定主題、人物和情節的傳統方式,劇本跟隨人物關系的內在邏輯自然發展,著力刻畫人性的復雜與曖昧。

影片最大的爭議來自于結尾,不斷承受壓力的老板娘曾美云(辛芷蕾飾)突然拿起一把小刀,捅向了前男友吳葆樹(張頌文飾)的腹部。“對于曾美云此刻的動機,我覺得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基于自己的經驗和判斷,都可以解釋,只要在情理之中就夠了。”蔡尚君解釋,不過就他個人來說,創作一開始是想通過這個情節來讓曾美云和葆樹達成“心靈的和解”,“雖然這個和解有遺憾。”蔡尚君坦言,希望觀眾能自行判斷和構建故事真相,從而保留文學的曖昧與多義性。

高葉:辛芷蕾演技“活該得影后”
作為華語電影女演員中第三位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的辛芷蕾,無疑是全片的焦點。蔡尚君透露,正是在韓念錦的推薦下,他看了辛芷蕾在綜藝《花兒與少年》中的表現,被她接近生活的本色所吸引,從而敲定由她出演曾美云。為了演好這個情感復雜的角色,辛芷蕾調動所有的感受力,進行高強度的情緒輸出。拍攝接近殺青時,她整個人幾乎處于虛脫狀態,這種極致的追求,最終塑造出一個讓觀眾共鳴的女性形象。

“其實我挺心疼美云的。”辛芷蕾說,在她眼中,曾美云是一個特別想好好生活的女人,非常有韌性,總是寄希望于明天會更好一點,但生活每次都出乎意外,她卻一直沒有輕易放棄,直到最后她拿起刀的那一刻。在辛芷蕾看來,這一刻更像是對“月缺終須有彌縫”這句唱詞的注解,“這一刻他倆終于撕開了冰凍已久的關系的一個裂縫,能見到一點陽光了。”
片中有一場曾美云在洗手間里流產的情節,讓很多觀眾印象深刻。辛芷蕾透露,本來劇本里這場戲并沒有很長,但拍攝時導演老是不喊停,自己只能一直演,也很難找生活中的類似經驗,“當時我飾演美云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盡量代入美云的感覺,盡量感受著演,想象著演。”
“我不得不說,蕾蕾,活該你得影后。”看完電影,演員高葉這樣評價辛芷蕾的表演。她感嘆,從片中第一場戲辛芷蕾躺在床上做B超檢查,自己相信這就是曾美云,“我莫名其妙地能感受到一種磁場,一種情緒的張力把我吸進去,看電影期間我一直憋著一口氣,直到最后一場戲美云嘶吼的時候,我這口氣終于呼出來了,謝謝蕾蕾和頌文哥給我們呈現了這么精彩的一個表演。”

張頌文:人生不要鉆牛角尖
張頌文在片中飾演吳葆樹,“這個角色事件雖然復雜,但人沒有這么復雜。”他謙虛地說,在表演的難度系數上,葆樹一角要小于曾美云。在他看來,葆樹心里一直都愛著美云,但經過這么多事情,他也發現兩個人都回不去了,都更加痛苦,最終決定離開她。“這個人物我非常能理解,無疑是我愛你,所以我想為你多做一點,多包容一點,多犧牲一點,這樣演就可以了。”

張頌文透露,片中也有一些臨場發揮的戲,比如有一場葆樹跟其峰(馮紹峰飾)在美云房間里第一次見面的戲,本來導演準備讓兩人先對一下戲,但張頌文認為自己跟馮紹峰很熟,應該有默契,就決定即興拍攝,“演兩個男人吃醋就行了。”這場戲拍攝得非常輕松,但效果卻很好。
有觀眾感慨片中葆樹的命運,他好不容易從監獄出來,又被查出癌癥晚期,而美云對他的愛也逐漸遠去。對此,張頌文也談起了自己對人生的理解:如果一生能夠平平凡凡,哪怕是碌碌無為,只是希望生活平平淡淡,身體健健康康,這樣走完我們的一生,就是最大的贏家。但倘若沒有這么幸運,那我希望大家嘗試找一些讓自己快樂的事情,不要鉆牛角尖。”
看完電影后,曾經在2013年蔡尚君執導的電影《人山人海》中擔任主演的陳建斌對于辛芷蕾和張頌文的表演贊不絕口,“我很激動,很震撼,他們用精彩的表演完全征服了我,最后一場戲完全把我釘在了座位上,向兩位演員致敬。”
除了演員的表演,劇組全程在廣州十三行、東山口、韶關等地取景,不僅展現了嶺南風貌,其悶熱潮濕的天氣和層次分明的城市質感也成為塑造人物內心沖突的重要元素。此外,劇組邀請到韓國導演李滄東的御用攝影師金炫錫掌鏡,這次特意選擇了40毫米這一古典焦段鏡頭,并大量使用手持跟拍,營造出強烈的紀實感和沉浸感,讓觀眾的情緒始終沉浸其中,最終感知和領悟人物內心的幽微和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