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陵晚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魯舒婷
全平臺預約數量突破600萬,其中芒果TV預約人數破400萬,咪咕視頻預約量約220萬,刷新咪咕視頻歷史紀錄……10月24日,備受關注的玄俠劇集《水龍吟》在芒果TV和咪咕視頻全網首播,該劇將于10月30日登陸湖南衛視黃金檔。
這部改編自藤萍經典小說的影視作品,以瑰麗的東方美學為底色,構建了一個虛實相生的玄俠宇宙。
開播即爆款
東方美學里構建俠者江湖
電視劇《水龍吟》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自“異境”而來的神秘高手唐儷辭(羅云熙飾),意外卷入波譎云詭的武林陰謀。他憑借域外武學“往生譜”獨步江湖,為探尋“落魄十三樓”之謎,智斗劍王城,聯盟碧落宮。在這一路上,他歷經情義拷問與信念抉擇,最終入主中原劍會,與隱秘勢力“風流店”展開一場關乎江湖命運的終極博弈。
在視覺呈現上,該劇深耕中國傳統美學,從古典意象中信手拈來,笛韻琵音、水嘯龍吟、月光浪紋、竹林花色,營造出一種浸潤詩意的正義追求。
同樣的巧思設計,還藏在各種器物中。該劇制作團隊介紹,《水龍吟》自設一套武器隱喻人物命運的象征系統,武器設計不僅暗藏傳統文化密碼,命名也皆與角色命運互文。如唐儷辭手持兵器“不昧狐龍”暗示其在正邪間的掙扎,再如沈郎魂的“劍鞭”脫胎于明代《武備志》,揮動時清音凜冽,靈感取自編鐘律呂。
非遺元素助力
影視劇里盡顯“文化范”
隨著《水龍吟》開播,羅云熙一襲銀甲戰袍閃亮登場,這件重工打造的手工華服很快沖上熱搜。
從朝飛魚服,到宋代素雅紋飾,再到各種非遺元素,記者了解到,在服化道方面,《水龍吟》融合了商周至明朝的美學,手工打造了847套華麗服飾,并精心制作了222件帶有非遺元素的附屬飾品,堪稱視覺盛宴。
“我覺得服化道上的細節彰顯了這部劇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與傳承,也能讓我們在欣賞故事的同時,更好地領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觀眾程瑤說。
《蜀錦人家》中的蜀錦,《夢華錄》中的茶百戲,《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的馬球、建盞……無論是物件還是工藝,近年來,非遺元素越來越多地融入影視作品之中,從最初的錦上添花到助推劇情發展甚至成為劇情主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影視劇融合得越來越自然,作用也更加凸顯。
“非遺元素,為影視作品帶來了更深厚的文化內涵,提升了其藝術價值和觀賞性;同時,影視作品助力非遺‘走出深閨’,走向更廣闊的舞臺,為其傳承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江南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趙翌表示,傳統文化元素賦予了影視劇強大的底蘊,而影視劇的廣泛受眾和表現形式對傳統文化的展現有著天然優勢,這種“1+1>2”的結合真正實現了“叫好又叫座”。
“經費在燃燒”
呈現電影級別視聽體驗
龍宮場景單片龍鱗模型面數達1.4萬,雨滴帶著國畫留白意境的水墨粒子特效……據悉,《水龍吟》單集特效鏡頭數量高達420個,為了打造出精美絕倫的視覺效果,劇組特邀電影《流浪地球》的特效團隊傾力加盟,力求呈現電影級別的視聽體驗。
制作團隊還大膽創新,將敦煌巖彩和三星堆青銅紋樣融入場景設計,營造出一個獨具東方美學的奇幻世界,讓觀眾紛紛驚呼“經費在燃燒”。
地理空間的構建也成為該劇的一大亮點。隨著主角唐儷辭與神州各門派會晤交鋒,一幅大美中華的錦繡畫卷徐徐鋪陳展開。從江南竹林之秀美到北地銀杏層林之曠然,《水龍吟》以精湛的視覺語言帶領觀眾游歷中國各地的獨特景觀,也讓觀眾感受到江湖之遼遠、文化之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