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這悲憤交加的旋律仿佛又把人們帶回到九一八事變后,東北人民流離失所、抗日救亡的年代。近日,遼寧沈陽一位收藏家展示了一批關于歌曲《松花江上》的老唱片及當年歌曲集等文物,讓我們了解到這首歌背后的故事。

張寒暉1935年受黨組織的委派到西安,以一名中學教員的身份作掩護,從事地下抗日工作。在西安街頭,目睹無家可歸的東北難民,聽聞日軍燒殺搶奪的獸行,張寒暉義憤填膺,決心寫一首歌唱出東北同胞的心聲。
1936年,他借用老家河北定州的民間曲調,以含淚哭泣似的音調,譜寫出了《松花江上》。這首歌曲從誕生之初起,便起到了喚起民族覺醒、點燃中華大地上抗日烽火的作用。


1964年,《松花江上》被收錄于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張寒暉的名字從此廣為人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