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張艷
通訊員鄂文旅

8月16日、17日,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的莊嚴時刻,國家藝術基金2025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創作資助項目——音樂劇《最后一顆子彈》在武漢琴臺大劇院連演兩場,用藝術之火點燃這座城市的英雄記憶,
在武漢進行首演的這部音樂劇由武漢歌舞劇院和湖北省文化活動策劃中心聯合出品和創作。故事以抗日英雄陳懷民以22歲的璀璨生命化作“最后一顆子彈”撞向敵機,壯烈殉國的真實歷史為藍本,講述烽火歲月中的凄美愛情與家國情懷。

演出現場,報童急促的“號外!號外!”聲瞬間將觀眾拉入戰云密布的歷史現場。劇中不僅展現了陳懷民與戰友們并肩御敵的熱血豪情,還細膩刻畫了他與父母和妹妹的深厚親情、與戀人王璐璐純真熾熱的愛情。尤其令人心碎的是,在得知陳懷民殉國后,王璐璐縱身躍入波濤洶涌的長江中于之殉情。這悲壯抉擇,既是亂世兒女愛情挽歌的絕響,更是對侵略暴行最沉痛、最決絕的無聲控訴——此情此景,深深刺痛并震撼了每一位觀眾的心靈。

全劇音樂深深植入劇情,推動著情感浪潮層層遞進。演員們時而如泣如訴,時而慷慨激昂,將飽含深情與希冀的旋律送達觀眾心底;帥氣十足且充滿力量感的舞蹈,傳遞出中國空軍堅毅果敢、視死如歸的精神風貌。整部作品,深刻彰顯了中華民族在強敵入侵面前萬眾一心、全民抗戰的鋼鐵意志與不屈勇氣。

幕落時刻,掌聲陣陣。觀眾席間,許多人仍沉浸在深深的感動中久久不愿離去。有年輕觀眾哽咽表示:“走出劇場,看到眼前武漢璀璨的萬家燈火,我才真真切切地懂得,每一盞安寧的光亮背后,都是像陳懷民這樣的英雄們以身為炬,為我們換來的長明不熄。”
作為湖北省圍繞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這一重要時間節點打造的重點劇目之一,音樂劇《最后一顆子彈》讓以身殉國的凜然壯舉穿越時空壁壘,讓脊梁不折的民族氣魄在現場觀眾的心中澎湃、生根。

(通訊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