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下午,“云山蒼茫——俞中保藝術展”在金陵美術館二號展廳開展,本次展覽由南京書畫院、金陵美術館主辦。
來自北上廣、江浙、香港的藝術界人士以及省市嘉賓們濟濟一堂,多家媒體紛至沓來。本次開幕式由南京書畫院副院長、金陵美術館副館長韓非主持。
江蘇省國畫院名譽院長趙緒成在開幕式上發表致辭:“永遠地去思考,永遠地去努力,這大概是人生和藝術的一個基本任務。讓自己做自己,讓別人做自己,讓大家做自己。因此我祝愿俞中保先生就做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做唯一的自己。”
國際金融中心協會主席、上海國際金融學院院長陸紅軍說:“我認為中保的整個作品體現的第一個特點就是扎根于中國。他始終立足于中國和中華文化在不斷地做創新,且他的作品無論是思想性、藝術性、繪畫性都保持著我們中國的根。第二個特點是他的通透性,我覺得俞中保先生他非常注重這個藝術觀和世界觀的統一,用自己的藝術手段來對整個時代的發展進行表述。”
江蘇省文聯副主席、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徐惠泉致辭:“這個展覽給了我很多視覺上的沖擊,它明確地解讀了油畫在中國應該怎樣表現。俞中保對于西方油畫有著深刻的研究,對印象派的繪畫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加上長期的實踐,所以形成了他這樣的風格。”
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上海海派藝術館館長李磊說:“我覺得中保的藝術基本上實踐的是一個中國油畫的時代性、民族性以及走向世界性的路徑。他在這個過程中一步一步走得非常堅實,他的作品當中充滿了人情的溫暖與陽光。”
南京書畫院院長、金陵美術館館長劉春杰表示:“中保的油畫特點是用冷色和甚至是臟的顏色營造一個環境或氛圍,但是他會在出其不意的時候來一束光。光很重要,心里有光,畫中有光,這是我們感受到他的藝術。我要代表南京書畫院金陵美術館、南京市美術家協會謝謝俞中保老師把這么好的作品送來南京展出。”
畫家俞中保出生于1962年,自幼對繪畫充滿興趣,是1977年的“19世紀法國農村風景畫”展,對當時年僅15歲的他產生了極大的視覺震撼和深遠的藝術影響。1986年,俞中保考入華東師范大學藝術系本科油畫專業,此時正值85新潮美術在全國各地風起云涌,他也在時代的潮流中系統地接觸到了西方現當代藝術發展脈絡。對“19世紀法國農村風景畫”展的深刻記憶以及對印象派的情有獨鐘,使他最終走上漫長的風景畫創作之路,經過近半個世紀的藝術實踐,俞中保已然成為一位中國當代著名的油畫家。
俞中保的繪畫藝術與大多數當代藝術觀念探索的藝術家不同,他很大程度上沿襲了印象派的經典技法,但又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印象派內在文化規定性所限定的方向,從而在視覺效果上得以呈現出從中國古典繪畫“氣韻”演變來的新“氣韻”境界。俞中保將從中國傳統書法中形成的世界觀引入了自己的藝術觀中。其作品被認為是對中國傳統繪畫境界的一種獨特的探索。
開幕式結束后還舉行了展覽藝術對話會,對話會由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收藏委員會副主任紅梅主持,與會專家和學者進行了精彩的發言。本次展覽將持續至12月8日。